齐民友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2-10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齐民友
齐民友

齐民友,安徽芜湖人。中国数学家,194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2年毕业于武汉大学数学系,历任武汉大学讲师、教授、数学研究所副所长、研究生院院长、副校长,1988年4月--1992年10月任武汉大学校长,全国人大委员。曾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数学组成员;中国数学会副理事长,湖北省数学会理事长;湖北省科协副主席。

他在数学方面的研究工作主要集中在微分方程领域,在双曲方程柯西问题研究中取得成果。齐民友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就在一阶椭圆线性方程组解的性质和蜕缩双曲型方程研究方面受到了国际同行高度评价,80年代对奇型偏微分方程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工作,此外还对傅立叶微分算子进行了系统研究,取得了许多重要成果,多次获得各种奖励。他的Fuchs型和奇微分方程1985年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齐先生学问精深,《论数据给在抛物型蜕缩线上的一类双曲型方程的柯西问题》等论文,撰写有《线性偏微分算子引论》、《现代偏微分方程理论》等专著;齐先生学识渊博,十分重视数学思想的推广与普及,撰写有《数学与文化》、《世纪之交话数学》等著作,还有大量广为传颂的文章;齐先生不仅培养了众多优秀数学人才,还十分关心数学教育事业发展,发表了很多见解独到的文章。

齐民友曾说,数学只有一个水平,即国际水平,要超越前人,正如奥运会比赛,须有平日练就的实力。但数学远离经济,“乐道”必须“安贫”。齐民友先生反复论证了一个民族和它的文化的兴衰与其数学兴衰的对应关系,说明了“没有现代的数学就不会有现代的文化”的道理。未来社会的快节奏与高效率,要求新一代具备很高的文化素养和很强的创新意识,虽然不要求人人成为数学家,但人人都应具有“数学头脑”。

作为一个教师,他的工作对象是“人”,是一二十岁思想最活跃,最具可塑性的人,要去塑造一个人,有思想政治的要求,有道德情操的要求,当然还有生活能力、劳动技能等等,而从数量上“作大头”的仍是科学文化方面的要求。对于一个数理化教师,不但要求他以自己的思想情操去感化学生,更要求他能从自己的专业方面去塑造一个人。当然,一个数学教师不应该以为自己的学生将来很多人成为数学家。数学不只是谋生技能,更不能只是进入高一级学校的敲门砖。但从这门学科中,我们看到人类是怎样解决他们面临的许多问题,又怎样从具体问题形成了许许多多数学定理、数学理论,……,人们曾经不只是为了某个具体的目的去研究一个个具体的数学问题,而是追求深层次的真理,又怎样由此而造出美好的世界。这就是创造。我们现在常说要培养“能力”。其实,哪里有什么“抽象的能力”,如果不进行创造的实践而侈谈“能力”的培养,犹之乎不下水而谈游泳的道理一样。一个十来岁的孩子解一道简单的数学题,他可能在创造,而范进六十中举,那怕是中了状元也没有什么创造,也谈不上什么能力。当然,写八股文也算一种“能力”吧!问题不在于是念高等数学还是初等数学,而在于如何对待孩子能够接受的知识,是一个态度问题。我不相信这里有什么固定的方法,更没有什么诀窍。可以看一看每一个事业有成的人,几乎都受到一两位中学教师的影响,而这位教师的影响,最深刻的不仅在于具体的知识,而在于他的情操,他对待科学的态度等等,即在于他自己的科学素质。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