吊锅宴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2-04-03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天堂寨吊锅又称金寨吊锅,

农户在屋内一角,挖一直径50--70厘米,深约30厘米的坑,用来堆放燃烧的木柴,俗称“火笼”。同时,在其屋正上梁上悬木质滑杆吊一铁锅(或铜壶),在火笼上吊锅可随意升降。吃饭时将几样烧熟的菜分别倒进锅内,所以又称“一锅熟”或“一锅煮”。家人或来客围坐火笼四周,烤火、吃热菜、叙话,如果喝酒,每人双手分别拿碗、筷和酒怀。春夏一般不用,冬季火笼烧柴,家人或来客围坐四周,烤火闲侃。平时放吊壶烧水,吃饭时几样烧熟的菜放入锅内,吃热菜,喝小吊酒。一般不用桌子,吃饭的人右手拿筷子,左手心放碗,食指于中指之间夹只酒杯。要坚立筷子插到锅内,才能夹到菜,否则,吊锅会向秋千一冲到夹菜者面前,不仅夹不到菜,如果用力稍猛,会伤及对面的人。此习俗流传至今。

吊锅品种

土鸡吊锅、羊肉吊锅、牛肉吊锅、狗肉吊锅、野猪肉吊锅等,再配以当地特色的天堂寨泡菜

菜品历史天堂寨吊锅是山里人长期生活在高山密林,交通不便,物质匮乏的特殊年代遗留下来的独特餐饮方式,追索它的历史,最少也在1000多年以前。在漫长的冬季,山民们一边在火塘边取暖,一边在桁条上悬一个可以上下升降自如的木质滑杆,下吊一铁锅,吃饭时,将烧熟的主打菜鸡、羊、牛、狗、野猪肉,再加上垫锅菜将军菜、金针菜、野竹笋、薇菜、珍珠菜等分别倒进锅内,旁边再配上橡豆腐、红豆腐、泡菜等。家人或来客围坐火塘四周,烤火、吃菜、叙话,喝酒,左手拿碗,右手拿筷子和酒杯甚至还有旱烟袋。现在在天堂寨吃吊锅已是四季皆宜,各具特色,别有滋味在心头。

阳春:春暖花开,空气中散发着淡淡的泥土清香,三五亲朋好友相聚一处,低矮木凳或草垫或长条木板上一坐,平起平坐,没有了世俗的尊卑贵贱,心情立即得到了极大的放松,品美味佳肴,听鸟语溪鸣,聊奇闻轶事,那种和谐惬意,那种怡然自得,是常人所无法体味的“痛快”!

盛夏:当你赤膊上阵,和一帮兄弟姐妹在一个四面无遮无挡、五颜六色的帐篷里,围着炭火旺旺的吊锅边,吃得大汗淋漓,几杯啤酒下肚,那又哪是一声“痛快”所了得的。

深秋:皓月当空,群星璀灿,山珍野味,细细品评,再加上天堂小吊酒醇厚中透着香甜,入口如绵,酒后如仙,让你“痛快”得很爽!

寒冬:北风凛冽,大雪纷飞,朋友家人,围炉而坐,推杯换盏,浅吟低唱,白居易诗“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意境全出,让你“痛快”得有些诗情画意!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