娄安如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2-10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娄安如

娄安如(博士,1962年11月出生),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一、个人简介

长期从事植被生态学、植物种群生态学与生态系统生态学的研究与教学工作。1980-1984年,在新疆农业大学生态师资班攻读数学生态专业,获学士学位;1984-1987年,在新疆农业大学生物基础部生态教研室工作;1987-1990年,在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攻读生态学专业,获硕士学位;1990年—1992年8月在北京市农业局工作;1998-2001年,北京师范大学获得生态学博士学位;自1992年8月至今在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工作。主持国家与省部级项目5项;主持横向项目4项;作为主要人员参加国家与省部级项目7项;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编著与合著学术著作5部,译著1部。2005年《基础生态学》获得国家级精品课(孙儒泳、娄安如、牛翠娟、张大勇、黄晨西);2004年“立足基础,紧跟前沿,建设生态学理论与应用并重的教学体系”获得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娄安如、孙儒泳、牛翠娟、李庆芬、黄晨西);1998年获得北京师范大学第四届励耘奖学助学基金优秀青年教师奖三等奖。

二、主要研究内容

在植被生态学方面主要研究自然植被的空间分布格局及其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植物种群生态学目前主要研究小丛红景天种群的遗传多样性以及各种群之间的亲缘地理学关系;在生态系统生态学方面主要从事生态系统的恢复与重建、区域生态安全评价和区域生态功能区划等。

三、代表性论著

1. 娄安如、周国法(2001)。天山中段主要植被类型中种群的空间分布格局与环境的关系,植物生态学报,25(4)385—391。

2. 娄安如,2006。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河北省怀来县生态环境敏感性分析。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8(3) 46-52.(EI收录)

3. 杨惠、高益军、宋宏涛、娄安如(2007)。北京东灵山地区白桦种群生活史特征与空间分布格局的研究。植物生态学报,31(2)272—282。

4. 牟勇、张云红、娄安如(2007)。稀有植物小丛红景天花部综合特征与繁育系统的初步研究。植物生态学报,31(3)528—535。

5. 娄安如、牛翠娟(2005)。《基础生态学实验指导》(北京市高等教育精品教材建设重点项目)(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教材规划)。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