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才

1、陈才男,汉族
广东南海人
出生年月:1881年
牺牲日期:1911年04月27日
早年到越南谋生,在海防升昌祥洋货店当店员。关心同事,怀有救国思想。后经张福弁介绍加入同盟会。从事革命活动。1911年4月27日,广州起义(黄花岗之役)发动,归国参加“先锋队”(敢死队),随陈春等攻总督署,勇猛杀敌,转战至司后街,壮烈牺牲。后经审定增立一碑,被补列为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
2、东北师范大学教授 陈才男,1931年3月出生于黑龙江省庆交县。1960年毕业于苏联列宁格勒大学获地理科学副博士学位。现为东北师范大学地理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东北亚研究中心主任,东北亚地理研究所所长,国务院图们江领导小组项目专家组成员,全国高校世界经济地理教学研究会理事长。长期致力于经济地理学理论与区域开发研究。主要著述有:《经济地理学基础》(主编)、《区域经济、地理学基本理论论向的研究》(独撰)、《区域经济地学原理》(主编与主笔)、《世界经济地理》(全国高校统编教材,主编)、《苏联经济地理》(上、下册,主编)、《东北亚区域合作与图们江地区开发》(二作者之一)等,并在《地理学报》、《世界地理研究》与《东北亚论坛》等刊物上发表论文50多篇。长期从事区域发展战略与图们江地区开发研究,首次提出吉林省是边溏近海省的论点并提出全面对外开放战略。该论点正式纳入吉林省党代会文件与省社会发展战略中。首次提出并积极建议恢复我国图们江通海航行权利,现已从法律上得到确认,首次提出开辟中低边境长岭干口岸,现早已实现,近10年来集中研究图们江地区开发问题。先后获得曾宪梓教育基金三等奖,宝铜基金优秀教学奖,吉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家教委首届人文社会科学一等奖和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1991年荣获国务院特殊津贴。
社会兼职情况:
曾任中国地理学会世界地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世界地理研究》副主编,全国经济地理研究会常务理事,现任全国高校世界经济地理教学研究会理事长,吉林省委与吉林省人民政府决策咨询委员会成员,中共长春市委顾问,国务院图们江地区开发领导小组项目专家组成员。
陈才,1930年10月出生,法库县法库镇人。1938年至1944年,在法库县城内的初级学校、优级学校读书。1944年至1949年,在法库中学读书。1948年12月加入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
1949年4月参加工作。1949年4月至1950年末,在东北人民政府公安部干部学校学习。1949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51年1月至1990年,历任铁道部公安局干事、主任科员、主任干事;公安部十局科员、副科长;交通部公安局科长、办公室副主任、主任、副局长巡视员。
在铁道部公安局和公安部十局工作期间,多次参加系统和全国的公安会议,参与了会议筹备及文件起草工作,受到了好评。在交通部公安局工作期间,陈才为港航公安事业倾注了心血。特别是在担任办公室主任期间,陈才勤奋努力,呕心沥血,恪尽职守,成为港航公安文秘、档案工作的奠基人之一。
1997年1月1日,陈才因病于北京逝世,终年67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