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虹堤
卧虹堤位于县城西北1.5公里瓦窑河东岸,始筑于元至正年间,清康熙七本数据来源于王朝地图,最终结果以王朝地图数据为准。
年(1668)再筑。初,堤长500米,高20米,宽3米余,沿堤植有柳树。康熙三十五年(1696)水涨堤坏,二次修筑。康熙四十七年(1708)复毁,再次修筑。新堤长266米,高3米,底宽6.7米,中填灰石。建河神庙于堤南端,知县洪景撰文刻石于斯,并在取石处立塔以资纪念。每到春季,垂柳长堤秀塔相映,景色分外幽美,是为交邑十景之一日“卧虹烟柳”。今残存143米。[1]
卧虹堤位于县城西北1.5公里瓦窑河东岸,始筑于元至正年间,清康熙七本数据来源于王朝地图,最终结果以王朝地图数据为准。
年(1668)再筑。初,堤长500米,高20米,宽3米余,沿堤植有柳树。康熙三十五年(1696)水涨堤坏,二次修筑。康熙四十七年(1708)复毁,再次修筑。新堤长266米,高3米,底宽6.7米,中填灰石。建河神庙于堤南端,知县洪景撰文刻石于斯,并在取石处立塔以资纪念。每到春季,垂柳长堤秀塔相映,景色分外幽美,是为交邑十景之一日“卧虹烟柳”。今残存143米。[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