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丰庄村
永丰庄村位于城东南方向,土地肥沃,机耕灌溉面积占95%以上。早在二十世纪70、80、90年代就是全县有名的先进村,新村规划起步早,布局合理,房成排,树成行,道路整齐一致。历史以来以种植甘蔗、蔬菜为支柱产业,每年种植甘蔗1000亩,蔬菜300亩以上,由于实行科学种植,扩大套种面积,亩均产值达到6000元;2007年全村社会总产值7000万元,人均纯收入3917元。
目录
村情简介新绛县简介山东省青岛市莱西市院上镇永丰庄村村名由来政区人口经济状况社会事业
村情简介2008年,村“两委”班子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十七大”会议精神,坚持科学发展观,引导农民进一步搞好产业结构调整,扩大主产业种植面积,采取加大套种,复种指数等措施,争取使社会总产值再上一个新台阶,人均纯收入突破5000元。
永丰庄全村47名党员,村“两委”班子由6人组成,实行老中青结合配套,是一个讲团结,有经济意识,勇于创新,务实重干的工作班子,基层组织建设制度健全,落实有力,村组干部都能坚持原则,办事公道正派,严于律己,宽于待人,个个是勤劳致富带头人。全村民心齐、风气正、“三学三争”、民主管理、村民自治等制度健全,落实有力。近年来,无一例违法案件及信访、人访事件发生,社会稳定,治安良好,老百姓安居乐业,构建和谐社会创平安村的局面已然形成。[1]
新绛县简介改革开放以来,在历届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县域经济有了长足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特别是近两年来,他们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提出的“争先发展”以及运城市委、市政府关于尽快把新绛建成“三晋富县”的目标要求,以顽强拼搏、负重赶超为发展主题,坚持“以事论官”的选人立场和用人导向,不断创新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和监督管理机制,全力实施事关新绛经济社会跨越发展的“1411”战略工程,经济建设和各项事业取得了明显成效。
“1411”工程即一团:组建绛州绿蔬菜集团;四园:建设生态农业先导园、民营商贸园、轻纺工业园、煤化工业园;一城:兴建绛州学府城;一线:开发名城景点连接线。通过实施这一工程,力争苦干3—5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财政收入翻一番,再造一个新绛县的奋斗目标。也就是到2005年末,全县国内生产总值将超过20亿元,财政总收入超过1.5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超过3000元,县城建成区面积扩大一倍,达到7平方公里。
目前,“1411”工程开局良好,发展势头强劲,已上项目96个,总投资达到10.5亿元。绿色农业、民营企业、教育产业、名城建设取得了重大突破和发展。继成为北京市“场地挂钩”外埠蔬菜生产基地后,又先后被确定为全国蔬菜标准化生产示范县、中国果菜十强县、国家级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示范基地。生态农业先导园、民营煤化工业园、民营轻纺工业园、民营商贸经济园及绛州学府城建设整体推进,初具规模,成为县域经济增长的重要载体和骨干工程。东环路汾河大桥建成通车,龙兴广场、文庙广场竣工开放,县城街道的硬化、亮化等一批重点工程的实施,为名城增添了光彩。2003年,全县国内生产总值完成13.24亿元,比上年增长15%;财政总收入完成11341万元,首次突破亿元大关,增长35.52%,增幅名列全市第三;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584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476元,增长5.2%。县域经济综合实力实现了新突破。
县委、县政府以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为指导,把“顽强拼搏,负重赶超,与时俱进,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提速”确定为2004年工作的主题。围绕“1411”工程,推动绿色农业、新型工业、商贸流通、教育产业、名城建设、招商引资、基础设施建设、可持续发展等各项工作全面提速,力争比原计划2005年提前一年实现第一个翻番,财政收入在2000年7122万元基础上2004年力争达到1.4亿元,各项工作跃上一个新的台阶。再经过3—5年持续不断的跨越发展,提前三年实现第二个翻番,为后十年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使全县人民的物质生活更加殷实,精神生活更加丰富,受教育程度和人的素质普遍提高,社会事业全面进步。[2]
山东省青岛市莱西市院上镇永丰庄村村名由来1850年(清朝道光三十年间),王、黄、周三姓迁此建村,因立村时村处一片草荒,故称西荒。后有一官员由此路过,问及村名后,遂索笔施名为永丰庄。因王姓居南为南永丰,黄姓居北为北永丰,后统称永丰庄。政区人口位于院上镇驻地西南5公里,大(夼)古(岘)路由村后自东向西通过。东离同三高速路出口4.5公里,交通方便。全村土地总面积1210亩,耕地面积1120亩。有居民170户,人口600人。经济状况自1990年以来,村里积极引导群众发展高产高效农业,全村先后开挖平塘3处,使全村80%的土地能够浇上水。2004年,全村瓜果、蔬菜种植面积达到800亩,种植业成为村庄经济发展重点。同时,村民积极从事二、三产业,村有花生加工企业2处,个体工商业户46户。2004年,全村经济总收入达到115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020元。社会事业自1996年以来,村里先后投资40多万元,用于整修街道、水利建设等公益事业,全村户户吃上自来水,结束祖辈挑水吃的历史。75%的农户家有彩电、冰箱,摩托车成为代步工具,全村固定电话安装达到140部,三轮车、手扶车成为户户必备生产运输机械。村庄先后被莱西市委市政府授予小康村、社会治安安全村称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