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强胡同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2-04-06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简介崇文区旧时有上、下两条锅腔胡同,而将中锅腔胡同改为今天的中国强胡同的典故却鲜为人知。胡同改名是在1919年的“五四运动”以后,当时北京学生受五四运动反帝反封建的影响,在前京师大学堂教授林传甲先生的带领下曾对市内各胡同进行实态普查。鉴于当时国情将上锅腔胡同改为上国强胡同,而下锅腔胡同没有改为下锅腔胡同而改为中锅腔胡同了。这一点与国强胡同北边的上下堂子胡同,上下宝庆胡同,上下唐刀胡同是有区别的。中国人都盼中国强大啊,所以锅腔胡同附近没有下锅腔胡同。[1]

历史背景查民国24年版的北平市区祥图和游览指南等资料,均记有国强胡同这一新名。民国9年学生普查北京街巷胡同一事有关文献也有记载。国强胡同的更名体现了当时北京人的民心意愿。如果确真如此,那么国强胡同的更名则是五四运动时中华民族增强自信心的历史证明。

过去国强胡同附近多为广东、安徽安庆、江西丰城、江苏松江、安徽休宁等会馆的义园冢地,与国强胡同南边的弥勒庵(夕照寺的下院)则是各省县在京会馆义园女性灵柩的停放处。然而弥勒二字谐音民乐,所以过去的弥勒庵改成了民乐巷。自1955年开始北京市政府将国强胡同附近的污水苇坑疏淤导顺和填埋,义园坟冢夷为平地,始建居民楼。

50多年来,国强胡同东南西三侧高楼林立,旧义园和坟冢的遗址有了新的地名,叫天龙东、西里。笔直宽阔的两广大道车辆如龙。今昔对比,换了人间。这正应了人民将锅腔、弥勒庵两地名更改的意愿“太平盛世,国强民乐”。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