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公民理论与实践研究
图书信息书 名: 企业公民理论与实
践研究
作者:许亚萍
出版社:知识产权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0年8月1日
ISBN: 9787802479838
开本: 16开
定价: 20.00元
内容简介《企业公民理论与实践研究》较为系统地论述了企业公民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并进行了中外比较研究;探讨了中国企业公民建设路径的选择等问题,对于企业公民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推进具有一定的参考作用。《企业公民理论与实践研究》可为从事企业公民理论研究和实践工作人员,以及大专院校相关专业师生提供参考。
作者简介许亚萍,女,1965年出生,江苏宜兴人。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北京师范大学经济学学士,中国人民大学硕士。现执教于北京工商大学经济系。主讲课程: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劳动经济学、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研究领域: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在《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等期刊发表论文数十篇,参与国家社科基金课题研究,同时承担企业横向课题研究工作。
王再文,1967年11月生。经济学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致力于产业经济学、区域经济学等领域的教学研究;主要研究方向为企业理论、公共政策(制度)与区域经济发展。兼任中国生产力学会理事、中央财经大学中国发展与改革研究院研究员、企业公民研究中心主任,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硕士生导师等。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管理现代化》等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40余篇;独立或合作出版著作8部,其中《比较优势、制度变迁与中国中部崛起》入选经济科学出版社中青年经济学家文库。担任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的品牌《企业公民报告》蓝皮书的执行主编。
图书目录第一章 起源与发展:企业公民理论述评
第一节 企业公民概念的界定
一、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公民界定
二、企业公民
第二节 企业公民理论发展历程
一、商人伦理与企业伦理
二、企业社会责任
三、企业社会回应与绩效
四、企业公民
第三节 企业公民理论的经济学分析
一、契约理论
二、外部性理论
三、利益相关者理论
四、企业资源基础理论
第二章 观察与比较:企业公民实践
第一节 企业公民实践的历史
一、国外企业公民实践的历史
二、我国早期对企业公民实践的探索
第二节 企业公民实践的现状
一、国外企业公民建设的发展现状
二、国内企业公民建设的发展现状
三、国内外比较
第三节 企业公民实践的发展趋势
第三章 科学与和谐:推进企业公民建设的意义
第一节 企业公民的内部意义
一、企业公民建设——利益相关方:股东
二、企业公民建设——利益相关方:雇员
三、公司治理和道德体系建设
第二节 企业公民的外部意义
一、企业公民与和谐社会之间的关系
二、企业公民与科学发展观之间的关系
三、企业公民与企业发展之间的关系
第四章 挑战与应对:推进企业公民建设的措施
第一节 企业公民建设的内部措施
一、企业公民的认知体系
二、企业公民的管理体系
三、企业公民的披露体系
四、企业公民的评价体系
五、企业公民建设内部措施体系四部分的关系
第二节 促进企业公民建设的外部条件
一、政府的推动作用
二、社会组织的推动作用
三、新闻媒体的作用
四、公民意识的作用
第五章 结论与启示:企业公民理论与实践任重而道远
附录:2009年中国企业公民十大新闻
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