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头鼋
鼋,古书中记载,“甲虫惟鼋最大,故字从元,元者大也”。此物其貌不扬,脖子散生着疣状凸起物,亦称“癞头鼋”,中原近代已近绝迹,金头鼋善食阴气,古代帝王陵寝驮碑的石像就是它。
这东西寿命极长,可达千年以上,而且力大无穷,十步之内含阴气喷人,杀人于无形,古时候的风水道士们若是见到金头鼋,早早就避而远之了,书中记载如是说。
保护金头鼋势在必行!
[1]
基本资料
中文正名:鼋
拼音:yuán
拉丁学名:Pelochelys cantorii 命名:Gray
英 文 名:Asian giant softshell turtle
中文俗名:蓝团鱼 、银鱼,绿团鱼、蓝团鱼、癞头鼋、鳖斑
地理分布:云南、江苏、浙江、福建、广东、海南岛、广西。
保护等级:国家Ⅰ级重点保护
总体特征
爬行动物,外形像龟,生活在水中,短尾,背甲暗绿色,近圆形,长有许多小疙瘩。
分类地位
动物界Fauna →脊索动物门CHORDATA →脊椎动物亚门 Vertebrata → 爬行纲 REPTILIA → 龟鳖目 TESTUDINATA → 潜颈龟亚目 Cryptodira → 鳖科 Trionychidae → 鼋属 Pelochelys → 鼋 Pelochelys cantorii
形态特征
淡水龟鳖类中体形最大的一种,体长为80—120厘米,体重约50—100千克左右,最大的超过100千克。外形和常见的中华鳖很相似,浑身都被以柔软的皮肤,没有龟类那样的角质盾片,背、腹两面由骨板包被,左右两侧连结起来,形成一副特别的“铠甲”,但也与中华鳖有很多区别,除了体形较大之外,吻部极短,不象中华鳖那样长而尖。它的头部较钝、宽而较扁,鼻孔小,位于吻端,吻部较短,不突出。身体扁平,呈圆形,扁而薄,背部较平,背甲不凸起,呈板圆形。颈的基部和背甲的前沿较为光滑,后部有瘤状的突起。背部呈褐黄色或褐绿色,头部、腹部为黄灰色,尾巴和后肢为黄灰色,后肢的腹面有锈黄色的斑块。第三、第五趾的趾端具爪,趾间的蹼较大。肛门呈灰黑色。
生活习性
栖息于江河、湖泊中,善于钻泥沙。以水生动物为食。
行动迟缓,代谢低,耐饥能力很强,温度过高、过低均 进行休眠 。
鼋栖息于水质澄清、流速较缓的江河或水库深处,不常迁移,喜欢栖息在水底.只有在其栖息地发生改变时,才会被迫迁移,并有结群现象。鼋是夜行性动物,常在晚上游到浅滩觅食螺、蚬、蛙、虾、鱼等动物,且食量极大,通常它能一次吃进相当于体重5%的食物,然后半个月内可以不再进食。捕食时,鼋会潜伏于水域浅滩边,将头缩入甲壳内,仅露出眼和喙,待猎物靠近时,发出致命攻击。鼋不仅能用肺呼吸,还能用皮肤,甚至咽喉吸氧,进行呼吸,正是这种特殊的生理功能确保了鼋在水底冬眠时不被淹死!每年11月鼋都会准时开始在水底冬眠,一直到翌年4月,长达半年之久,可谓“睡神”。而在夏秋季节鼋会每隔一段时间浮出水面进行换气。
浮出水面时一般都是头部朝下游动,但是在夏季有时也会头部朝上游动而浮起来,民间则认为这种行为预示着暴风雨即将来临,因此称其为“气象预报员”。它的牙齿锋利,主要吃螺、蚬、蚌和鱼、虾等,食量也很大,在交配季节至冬眠之前,一次进食量可达体重的3—5%左右。它还有极强的耐饥能力,被捕捉后常常先绝食10—20天,并且将已经吞食的食物都统统吐出来。
鼋喜群居,寿命长。盛夏喜上岸乘凉;寒冬伏水底冬眠。它最大的本能是,不仅能用肺呼吸,而且能用皮肤呼吸;甚至能通过咽喉吸取氧气,在水中长时间生活。最奇特的是,鼋浮游水面,肯定近日有台风;如头向上游翘起,不出3天,上游就有暴雨或洪水,非常准确、灵验。这一现象有待生物学家进一步研究,揭开其奥秘。
种群现状
我国古代即开始饲养,常在庭院放养一两只。中国安徽的鼋则可能于19世纪末期绝灭。江苏太湖以产鼋而着称,《太湖备考》中曾有“古为珍味,今太湖中有之,然不易得”的描述,无锡还有因为突出在湖中的地形酷似鼋头而得名的风景名胜“鼋头渚”,可以在此远眺和观赏湖中美丽的风光。
由于鼋的背甲骨板可以入药,且肉味鲜美,遭到了大量捕杀,现在野外的数量已经不多。
1000多年前,鼋广泛分布于我国南方诸省的江河湖泊和溪流深潭中,由于生态环境的变迁,加上人为的肆意捕杀,如今为数不多了。瓯江作为鼋的故乡,曾有过辉煌:人们目睹有90只大大小小的鼋,排成一条长龙,由小溪向瓯江游去,时浮时沉,十分壮观。邑人为之津津乐道并引以自豪。据科研部门考察测算,瓯江水域中今尚存近200只鼋,数量居全国之最。它与大熊猫一样,被列为国家一类保护动物。
由于人们长期大肆捕杀,加上生存环境发生了变化,致使其数量急剧减少,目前除浙江的瓯江还有少量残存外,其他地区已经十分罕见 。鼋也是斑鳖的别名,斑鳖全世界只有3只已知活体,其中一对在苏州动物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