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口市西炮台文物管理所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2-04-07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营口西炮台是我国北方沿海地区保存最完整的土构炮台之一,始建于1882年。是清王朝在辽东湾修筑的重要海防军事工程,其军事要塞的重要性,不亚于天津的大沽口炮台,在中日甲午战争、日俄战争中起过重要防御作用。1963年,营口西炮台被定为省一级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成为营口市又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中文名称:

营口市西炮台文物管理所

外文名称:

Administration of Cultural Relics of West in Yingkou

类别:

古炮台文物管理所

地点:

营口市渤海大街西段炮台里

馆藏精品:

展出实物150余件

成立时间:

1987年2月14日

目录

所址位置管辖隶属所舍介绍珍品作品开放时间

所址位置西炮台文物管理所位于营口市渤海大街西段炮台里。邮编:115004

管辖隶属营口市西炮台文物管理所成立于1987年2月14日。隶属于营口市文化局。

所舍介绍西炮台坐落在辽海口的左岸,是清代光绪年间修建的重要海防工程之一。西炮台原名为没沟营炮台,到1890年时改称为营口大炮台,后因位于营口市西部,故俗称西炮台。

西炮台占地约6万平方米,由护台河、围墙、炮台、兵营、蓄水池、弹药库等组成。围墙、炮台皆为白灰、黄土、沙子、黑土掺合夯土筑而成。当年的火力配备是铁铸大小炮52尊及500洋枪队。铁炮为江南机械制造总局铸造。炮台主要防御外国兵舰进入辽河口。中日甲午战争期间,清军爱国将领乔干臣管带率540名海防马步练军营官兵与进攻西炮台的日本侵略军展开激烈战争,首战告捷,在中华民族反抗外夷侵略史上谱写了光辉的篇章。1963年辽宁省人民委员会公布西炮台为第一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八五"期间营口人民政府将修复西炮台工程列为重点工程之一。1991年省委宣传部将西炮台公布为第一批进行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基地。

珍品作品展览室展出实物150余件,版面80余平方米,照片120多幅,西炮台展览以实物、自然景观为主,以文字、照片为辅助展览,力求增加直观感染力,已达到对观众进行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的目的。

1987年该所专业人员开展大量的勘探和调查工作,曾出版《西炮台保护研究与利用》论文,《西炮台简介》和《西炮台》等。

开放时间每天上午 8:00 - 18:00 (春夏秋季)

每天上午 9:00 - 16:00 ( 冬 季 )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