瞪眼家伙
概述瞪眼家伙,是至今仍在屯留县东部和长治市郊区西部农村中广为流传的一种群体锣鼓舞蹈表演艺术。
舞蹈起源它最早起源于祭祀锣鼓乐,那时,每逢祭日,天近一更,史东村村瞪眼家伙
民听到敲锣击鼓的声音,家家便开始做祭祀准备,由于这个原因,瞪眼家伙又称“一更催”。又因为人们觉得其锣鼓点像为驱邪除恶而点燃的草堆烧起来所发出的噼啪声,所以也叫它“草圪节”。
除了祭祀之外,每逢天气干旱求雨时,“瞪眼家伙”也会“大显身手”。祈雨时,锣鼓手个个头戴柳枝编成的帽圈,腰围柳条枝,赤身手操乐器。村民们在头领的带领下也只穿短衣,或戴柳帽圈或举柳枝,求雨队伍来到河边,跪拜龙王,然后锣鼓手在烈日下尽情演奏,直到汗流浃背、精疲力尽,以示虔诚。由于是敬奉神灵,所以气氛是非常庄严肃穆的,而整个过程不允许女人参与。
名称来历瞪眼家伙,只看这个形象的名字,就不难想象它独特的表演方式,而这个名字的来历还有段小故事。相传清光绪三年大旱后的第二年(公元1878年)当地农业获得大丰收,为了感谢神的保佑恩赐,村民敲起锣鼓谢神,人们喜气洋洋,笑逐颜开并互视会意,敲锣拍镲者竟情不自禁地舞动起来,甚至互相敲拍,瞪眼传情,从此不仅改变了原来的呆板打法和队形,而且庄严肃穆的气氛也被欢快热烈的情绪所替代,这时便有了“瞪眼家伙”的名称。
表演形式伴随时光的更迭,瞪眼家伙已经从原先纯粹的祭祀活动逐渐演变成元宵社火瞪眼家伙
的一项表演内容,并形成了一套比较完成的演出体系。采访中,屯留县文化馆的牛副馆长向我们介绍,现在瞪眼家伙使用的主要乐器有:大墩鼓1面,铙 2副,钹2副,镲4副,马锣8面,共五种17件。其中,大墩鼓为领奏指挥,铙和钹为主奏乐器。基本鼓点只有一个:锵咚七/锵咚七/锵咚锵咚/锵咚七。整个演奏仅这一个锣鼓点,无限反复,全靠演奏的强弱、速度的快慢变化和乐手龙腾虎跃的勃勃英姿、瞪眼互视、笑脸相迎的表情来吸引观众。而瞪眼家伙的表演者也逐渐固定为32人,全部为男性,基本动作为“上敲下打、左顾右盼、龙飞凤舞、来龙去脉”的十六字套式。
发展现状瞪眼家伙在文革中曾一度销声匿迹,改革开放后才得以明珠再现。早在1986年,长治市“民舞集成”编写组的李福庆等人就对瞪眼家伙进行了详尽的调查研究,并对其表演进行了实况录像,正是由于这种较早的保护,才使得瞪眼家伙在传承延续上没有出现断代,保留了比较完整和地道的表演方式。
目前,这项艺术已经定为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