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斯·米勒
生平
汉

斯·米勒:1915年生于德国莱茵区杜塞尔多夫城。
1933年中学毕业后到瑞士,进入巴塞尔大学医疗系学医。1939年获瑞士巴塞尔大学医学博士学位。1939年5月到香港,通过宋庆龄领导的保卫中国同盟会见了廖承志,同中共地下党组织接上了关系。1939年9月,经廖承志和爱泼斯坦介绍到延安,并将国外援助中国抗战的600箱医药用品和1辆大型救护车送往延安。在延安,他见到了毛泽东,并参加了八路军。一个月后,随印度医疗队到达太行山区。1943年1月,返回延安,在联防司令部门诊部当医生,后在国际和平医院担任内科主任。在艰苦的战争年代,他以忘我的工作精神和精湛的医术,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作出了贡献。抗日战争时期,他和中国军民一起战斗在太行山上,为抗日战士治伤救命;在延安国际和平医院里,他救治了无数名伤病员。解放战争时期,他担任冀察热辽军区野战总医院院长。解放军攻克天津后,他随军进城,同早在1945年就参加八路军医院工作的日本护士中村结婚。新中国成立后,于1951年1月加入中国国籍。先后任长春第三军医大学附属医院院长、教授,沈阳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院长兼儿科系主任。195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60年到北京积水潭医院任内科教授。1972年到北京医学院任副院长、党委委员。后任北京医科大学顾问等职。1983年当选为全国政协委员。1994年12月4日逝世。
贡献
在乙型肝炎的研究工作中,领导研制出乙型肝炎疫苗。指导流行病学的调查,提出在中国控制与预防乙型肝炎的措施,在北京地区指导进行母婴传播的预防阻断工作。撰有《医学科学的发展在中国》等论文,与路易·艾黎合著有《西方的帝国主义在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