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州城墙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2-04-08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赣州城墙位于江西省赣州市。赣州城墙始建于南朝梁,五代后梁扩建,奠定了赣州城墙的基础。北宋熙宁年间(1068-1077年)始用砖石修筑城墙,以后各代都曾修缮和加固。现存城墙全长3664米,分为东、西两段,保存了炮城、马面、弩台等军事设施。城墙内部为夯土,外用砖石包砌,宽在6-8米之间,高约7米。城墙上有大量的铭文砖,包括宋至民国各个时代。赣州城墙是兼军事防御和抵御洪水双重功能的古城墙。

概述

赣州城墙位于中国江西省赣州市,主要建于宋、明两代,1987年12月被列为江西省文物保护单位,1996年11月20日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赣州城墙始建于南朝梁,北宋熙宁年间州守刘彝始用砖石修筑城墙,同时修筑城内排水沟福寿沟,以后历代都曾予以修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实测全长6900米,有镇南、西津、涌金、建春、百胜五门。1958年拆除百胜门经镇南门至西津门的南段城墙。现存沿江的东西两段和朝天门、西津门、涌金门、建春门以及炮城、马面、弩台等军事设施,全长3664米。城墙内部为夯土,外用砖石包砌,宽在6-8米之间,高约7米。1990年调查发现现存古城墙中有宋石墙25.25米,宋砖墙19.80米和养济院南宋砖墙基41米。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