滞燃期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2-04-09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滞燃期概括柴油在气缸内燃烧是一个复杂的物理-化学变化过程,燃烧过程的完善程度,直接影响着柴油机的作功能力、热效率和使用期限,其燃烧过程划分为四个阶段:滞燃期、急燃期、缓燃期、后燃期。过程从燃油喷入到着火开始这一时期为燃烧准备阶段。在这一阶段,燃油需加热、蒸发、扩散并与气流混合等物理准备过程,以及分解、氧化等化学准备过程。

示意原理燃烧过程示功图

[1]

滞燃期(AB)段:在压缩过程末期,在上止点前A点喷油器针阀开启,向气缸喷入燃料,这时气缸中空气温度高达600℃,远远高于燃料在当时压力下的自燃温度,但燃料并不马上着火,而是稍有滞后,即到B点才开始着火燃烧,压力才开始急剧升高,气体压力曲线开始与纯压缩曲线分离。从喷油开始(A点)到压力开始急剧升高时(B点)为止,这一段时间称为滞燃期。在滞燃期内,喷入气缸的燃料经历一系列物理化学变化过程,包括燃料的雾化、加热、蒸发、扩散与空气混合等物理准备阶段以及着火前的化学准备阶段。测定滞燃期可以从示功图上直接测定。在柴油机中,一般为0.7~3ms。滞燃期直接影响到第二阶段(急燃期)的燃烧,对整个燃烧过程影响很大。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