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少举
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副教授曾少举(博士,1966年12月出生),副教授、博士生导师。
一、个人简介
于1989毕业于兰州大学生物系本科,后在四川医学科学院附属学校工作,1995获中国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硕士学位,后工作于北京师范大学动物生理教研室,2002年在北京师范大学细胞研究所获细胞学博士,毕业后在北京师范大学脑和发育神经生物学实验室工作。2007-2008年在英国爱丁堡大学分子神经发育生物学实验室做访问学者。目前已经在国内外发表文章四十篇。研究内容涉及脑发育的细胞和分子机制、学习记忆和鸟类发声的生理机制、鸟类听觉发声核团的神经联系、超微结构、免疫组织化学、鸣唱行为的性别差异及其机制。研究论文主要发表在国内一级刊物,如动物学报、动物学研究、实验生物学报、解剖学报等。近年有10篇SCI文章已被国际刊物发表或接收。如Journal of Comparative Neurology(IF 3.4-3.9)、Behavior Brain Research(IF 3.0) Brain Research (IF 2.5) 和Behavior Brain and Evolution (IF 2.0) 以及Zoological Science等国际主流神经和动物学杂志。独立主持和参加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973项目。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多年评审人。
二、主要研究内容
脑发育的细胞和基因调控机制,并在不同脊椎动物间比较,揭示神经系统在发育中的进化特点。
通过鸟类听觉发声系统,研究核团出现性别差异、核团间神经联系建立的神经生物学机制,神经营养因子、激素、凋亡等对核团发育的影响。
通过分子生物学手段、免疫组织化学技术、电生理活动、电镜等系统研究学习记忆如鸟类鸣唱学习的神经生物学基础。
以上研究涉及生物学尤其神经生物学领域的许多基本理论和实际问题如神经系统病变、动物行为差异等。以上研究除在动物体内实验外,还通过细胞或离体脑片培养,结合荧光或病毒标记、电转化导入一些基因片段、或RNAi干扰技术,研究以上过程中相关分子的作用机制。通过以上工作,研究者将了解到神经生物学领域的前沿进展,掌握常用的技术方法,为今后学习工作奠定良好基础。
三、代表性论著
Zeng SJ, Zhang XW, Peng WM and Zuo MX . Immunohistochemistry and neural connectiveity of the Ov shell in the songbird and their evolutionary implications. J Comp Neurol . 2004, 470: 192-209
Li jia, Shaoju Zeng; Xinwen Zhang; Mingxue Zuo The distribution of substance P and met-enkephalin in vocal control nuclei among oscine species and its relation to song complexity Behavioural Brain Research 2006,172:202-211 (第一通讯作者)
Lei Zeng, Shaoju Zeng; Xiaohua Lu, Yutao Lin, YinYu, Xinwen Zhang; Mingxue Zuo Dynamic changes of apoptosis and expression of Bcl-2 family members in the posthatch hippocampus of Bengalese finches Brain Research 2006,1107:58-69(第一通讯作者)
Zeng SJ,Chao Xi XinWen Zhang and MingXue Zuo Differences in Neurogenesis Differentiate between Core and Shell Regions of Auditory Nuclei in the Turtle (Pelodiscus sinensis): Evolutionary Implications. Behavior Behavior and Evolution 2007,70:174-186
Zeng SJ, Kuijing Song XinWen Zhang and MingXue Zuo Cellular Proliferation in the Telencephalic Ventricle Zone within the Critical Period of Sexual Differentiation of the Song Control System. Neuroscience Research. 2007. 58: 207-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