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国军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2-11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1.中国电子学会副秘书长四川营山人。1933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4年入第四方面军无线电训练班学习。参加了长征。曾任第二十七军电台队长、延安中央军委报务主任。在西安事变、重庆谈判以及在上海秘密工作中,为我党我军的通信工作作出了贡献。建国后,历任第二机械工业部第十研究所所长,国防部第十研究院科技部部长,电子工业部科技司司长、外事局局长,中国电子学会副秘书长及国际活动委员会主任。

2.内江师范学院副教授男, 1967年6月出生,湖北省巴东县人,土家族,中国民主同盟盟员,全国马列文论研究会会员,四川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内江师范学院学科带头人。2003年6月毕业于四川大学,获文学博士学位,同年10月进入四川大学博士后流动站。曾执教于涪陵师范学院中文系、中南大学文学院。2003年被中南大学遴选为硕士研究生导师。2004年8月调入内江师范学院中文系任教。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文学、古代文论、文艺美学教学与研究。现为中文系副教授、副主任(分管科研)。社会兼职:民盟四川省委委员、民盟内江市委副主任委员、政协内江市委常委。

近年来发表的主要论文:

1、《〈南史·钟嵘传〉顾暠其人考》(载《文学遗产》2006年第3期)。

2、《〈蒲氏漫斋录〉考论》(载《文学遗产》2003年第2期)。

3、《浑然一体 尺幅千里》(载《学术界》2005年第5期)。

4、《〈石林诗话〉论略》(载《江西社会科学》2003年第9期)。

5、《〈郭思诗话·解题〉等误漏举正》(载《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4年第11期)。

6、《反对“以禅喻诗”之评析与诗、禅内在机制再探索》(载《天津大学学报》2003年第1期人大复印报刊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论点摘编)。

7、《以禅喻诗 莫此亲切》(载《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02年第2期)。

8、《〈许顗诗话·解题〉等误漏举正》(载《西南民族学院学报》2002年第8期,人大复印报刊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2003年第1期全文转载)。

9、《略论大足石刻美感生成方式及原因》(载《文艺争鸣》2007年第11期)。

10、《谁能承受无爱之轻》(载《当代文坛》2007年第2期)。

11、《网络文学的定义及意境生成》(载《文艺争鸣》2006年第4期)。

12、《五百年来一大千》(载《文艺争鸣》2005年第5期)。

现承担科研、教改项目:

1、现主持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004年度重大研究项目“文艺美学与美学、文艺理论、艺术哲学、部门艺术美学的关系研究”子项目:“中国古典美学对当代文艺美学的影响”。

2、现主持2006年度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儒、释、道与宋代诗话美学思想”。

3、现主持四川省教育厅2005年重点人文社科研究项目:“宋诗话考论举隅”。

4、现主持内江师范学院2006年教改项目:“中国古代文论双语教学探索”。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