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熊照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2-11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丁熊照,字耀周,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五月十六日生,无锡县洛

社下祁(今名华圻)人。9 岁入私塾读书。14岁丧父,为谋生计,第二年到

上海一家绸缎庄当学徒。民国8 年(1919年),他向亲友借款数百元,在上

海与人合开小型皮革制造厂。因经营失利而闭歇。后经人介绍,在上海大

东电池厂当推销员。不久该厂因生产的电筒、电池敌不过舶来品而宣告歇

业。民国14年投资1000多元自办汇明电池厂,聘请曾在大东电池厂工作过

的8 名老工人,生产“大无畏”牌电池,与日、美厂商生产的电池展开竞

争。他刻苦钻研生产技术,改进生产工艺、设备和管理,提高产品质量。

经过几年努力,终于使“大无畏”电池成为中国名牌产品。同时又在上海

小南门开设永明电筒厂,生产“虎头”牌和“大无畏”牌电简。为配合电

池、电筒生产,又先后创设生产碳精的和明碳精厂和生产电珠的保久电器

厂。民国19年,研制成功糊式电池,为国内首创。民国20年,将汇明、永

明两厂合并为上海汇明电筒电池制造厂。新厂在南市占地35亩,新建厂房

l万余平方米,添置新设备,职工增加到500余人。所生产的电池、电筒等

产品不仅行销全国,而且远销欧美和东南亚地区,特别是“保久”牌电珠

饮誉国际市场。八一三事变,丁熊照与上海工商界爱国人士一起捐款支援

抗战。日军侵占上海后,工厂迁入租界,继续生产,供应市场,并通过各

种渠道将“大无畏”牌电筒、电池输入抗日游击根据地和大后方,以供军

需民用。 日军进入租界后,他将部分资金转移到后方的福建省闽江流域,

创设福海和开明木材公司,以开发我国南方的森林资源。日商松下电池厂

曾采取威胁手段,要他与日方合作生产电筒、电池,遭严词拒绝。为此日

本宪兵队于民国34年夏,以制造日本战败谣言罪将其逮捕关押。是年8 月

获释。抗日战争胜利后,他竭尽全力恢复大无畏电筒、电池的生产,继续

在福建闽江流域开发森林资源,还创办开明轮船公司,并在香港创办开达

实业公司、伟达电业公司等企业。他十分关心家乡的公益事业,先后出资

在洛社华所村至双庙街之间铺设了6 华里青砖路,为家乡消防机构捐赠消

防器材,并购置海水机船以改善家乡排涝设施。还创办华圻小学。民国37

年,丁熊照携眷去香港,主持开达实业有限公司。生产的塑料玩具产品不

仅风靡香港市场,而且行销欧美各地,使开达成为国际塑料玩具业中的有

名厂家之一。此外,他还在香港创办明达电池厂、精达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义达毛纺织有限公司、安兴企业有限公司等10多家企业,在台湾开设开达

实业有限公司台湾分厂,在美国创办地产公司,在日本开办开明伸铜株式

会社等。1976年 11月1日,丁熊照在香港病故,终年73岁,其子女秉承他

的遗愿,捐资人民币40余万元,在家乡洛社兴建农村公路 l条、桥梁2座、

教学楼 l幢,并修缮华圻小学校舍。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