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中山公园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2-04-10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上海中山公园引位于上海长宁区市中心。总面积21.42万平方米,占地总面积21.42万平方米,其中绿化面积11.86万平方米,水面面积1.22万平方米,草坪面积3.69万平方米。树木260个品种,3万多株。上海轨道交通二号线、三号线与四号线在此设有站点。园内以优美的古典景观著称,周边则已成为繁华的商业圈,有米兰广场、新宁购物中心、玫瑰坊商业街、龙之梦购物广场、多媒体广场等。

目录

景区介绍简介交通提示十二景观命名及简介银门叠翠水榭絮雨绿茵晨晖芳圃吟红双湖环碧荷池清月林苑耸秀独木傲霜石亭夕照虹桥蒸雪旧园遗韵历史来源历史记载

景区介绍简介上海中山公园位于长宁路,占地20余公顷。始建于1914年,时

上海中山公园

称兆丰公园,1941年为纪念孙中山先生而改名。上海市大型公共园林,史称极司非而花园。占地总面积21.42万平方米,其中绿化面积11.86万平方米,水面面积1.22万平方米,草坪面积3.69万平方米。树木260个品种,3万多株。中山公园是上海市著名的大型公园之一,以英国式自然造园风格为主,融中国园林艺术之精华,既有西式的几何规整的大草坪,又有中西合壁的自然山水园、植物园、假山、鸳鸯湖等。后花园一棵百羚悬铃木,高30米,冠幅31米,胸径近1米,为华东地区之最。 上海中山公园,是上海树木花卉品种比较多的公园之一。园内以牡丹、樱花、桂花和月季为四大花卉,其他花木品种繁多。经过多次改建和调整,今日的中山公园已形成灵巧曲折、地形起伏、坡度自然的园林景色,集欧洲自然式庭院风貌和中国古典园林风格于一体。位于公园中部的大理石亭,名为亭而更像台,四周有古典西式矮柱栏杆,亭后以高大绿篱作屏障,西侧种植有高达10多米的大龙柏,使亭子更显得雄伟典雅。亭前为大草坪,以前在亭中举行音乐演奏会时,草坪上可放置上千把活动椅。

公园以旱桥分前园和后园两大部分,前园在公园南部,后园在公园北部。前园景区以大草坪为主体,其中东草坪区8000平方米,西草坪区6000平方米。主要景点为陈家池、大理石亭、竹亭、樱花林、牡丹亭等。交通提示中山公园站:上海轨道交通二号线、三号线、四号线的车站。

十二景观命名及简介银门叠翠公园南门始建于1917年,2001年因地铁二号线建设需要上海中山公园

,改建为总面积1.6万平方米的开放式广场绿地,保留原有的香樟树林,设置架空式弧形园门、大型景观石等,与都市市容景观融为一体。

花墅凝香(牡丹园)

牡丹国建于1956年,内有始建于1916年的牡丹亭(原名中国式凉亭)。牡丹园以盆景式树坛为中心,有大小15个牡丹花坛、颇有历史记载的“殿春花墅”遗风。水榭絮雨陈家池北面有水榭,水面宽阔,景色请新,春暖花井时节,沿岸杨柳飞絮铺天盖地,蔚为奇观。兼以春雨潇潇,细雨如絮,临榭观景,令人心旷神怡,是公园观雨佳处。绿茵晨晖公园内分布6处草坪,其中有占地面积达8000平方米的大草坪区,绿茵绵延,视野开阔,周围有众多景点簇拥,富有自然风光,是公园景区精华之所在。芳圃吟红月季是公园的特色花卉。初在园内散植,为方便游客观赏月季而辟建月季园,成为旧上海著名的月季培植园地。1956年扩建为规则式和不规则式两处月季园。2001年再次扩建,使园地面积扩展到3300平方米。双湖环碧1958年扩建公园时,以人工挖湖筑山造成,以后又植树造林、围砌湖岸,形成“凹处聚水凸为山”的鸳鸯湖景区,四围碧水清澈,景色清新。荷池清月1937年堆造西山时,形成荷花池塘,成为公园主要景观之一。池呈月牙形,背靠西山坡,面对西草坪,绿化设置富有特点,黄杨造型的“中山公园”四个大字,别具情趣。林苑耸秀利用原有小河浜围砌石岸,依自然风格构筑园林小品,有太湖石、小石桥、花架穿廊、山地竹亭、高山跌水、荷池水湾、石罅洞天等诸景,高低错落,精巧自然。独木傲霜据工部局年报载,大悬铃木来自意大利,1866年由花园园主霍格种植,至今已经历130多年沧桑岁月。现在已是华东地区树冠最大、树干最粗、树身最高的悬铃木。石亭夕照大理石亭是1935年迁建园内的西方古典主义园林建筑,1999年列为“上海市近代建筑保护单位”。石亭面对大草坪区,亭后以龙柏树为屏障,极富欧陆古典园林情调。虹桥蒸雪东泥山风景区地势起伏蜿蜒,湖岸曲折,水波荡漾。1959年建成的花岗岩大石桥跨越陈家池,隐身于香樟树林之中,处在水雾蒸腾、岚气吞吐之间、意境深邃幽静。旧园遗韵后门园区原来是英商霍格的私家“兆丰花园”。1914年花园改建为公园时,园门即设在现址。近百年来,这里林木蓊郁,风貌依旧,颇具幽思。

中山公园实为闹中取静之佳处,周围是环绕轻轨2、3、4号线、长宁商圈而不为其所染。也是老人小孩和上班族休闲放松的地方,四季景色不同,各具诗情。后园门面对华东政法大学老校园,又增加了一份文化的致远气息。

历史来源中山公园原称兆丰花园(Jessfield Park)也称极司非而花园,原是英国兆丰洋行大班、地产商霍格(H.Fogg)在上海西郊的私家花园,由极司非尔路通往静安寺。霍格将花园北半部靠近苏州河的部分卖给了美国圣公会,圣公会在那里创办了圣约翰书院,以后发展成圣约翰大学,也就是今天毗

邻中山公园的华东政法大学。

1914年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将花园南半部改建为租界公园,定名为兆丰公园,实质却属于越界筑路。公园当时占地320亩,大门位于白利南路和愚园路路口。1943年日本占领军将租借交还汪精卫政权,兆丰公园于是改名中山公园并沿用至今。

公园以旱桥分前园和后园两大部分,前园在公园南部,后园在公园北部。前园景区以大草坪为主体,其中东草坪区8000平方米,西草坪区6000平方米。主要景点为陈家池、大理石亭、竹亭、樱花林、牡丹亭等。

中山公园内部现代与古典并存,可动可静,草坪、池塘、参天大树和大理石厅让爱热闹或幽静的人各取所需。

中山公园占地面积约20万平方米,全园可分为大小不等的景点约120余处。这些景点因景而异,各具特色,其中十二处景点评选为“中山公园十二景观”,都是公园内特色突出并具有代表性的园林景观。历史记载中山公园原称兆丰花园(JessfieldPark)也称极司非而花园,

上海中山公园

原是英国兆丰洋行大班、地产商霍格(H.Fogg)在上海西郊的私家花园,由极司非尔路通往静安寺。霍格将花园北半部靠近苏州河的部分卖给了美国圣公会,圣公会在那里创办了圣约翰书院,以后发展成圣约翰大学,也就是今天毗邻中山公园的华东政法大学。1914年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将花园南半部改建为租界公园,定名为兆丰公园,实质却属于越界筑路。公园当时占地320亩,大门位于白利南路和愚园路路口。1943年日本占领军将租借交还汪精卫政权,兆丰公园于是改名中山公园并沿用至今。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