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荻秋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2-11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曹荻秋

曹荻秋(1909~1976),原名曹仲榜,四川资阳人。1926年考入成都师范大学,参加进步学生运动。1929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0年毕业于成都师范大学。1930年被派往广汉任中共特委书记,同年任中共温江县工委书记,10月参加领导广汉暴动。曾任中共重庆市委宣传部部长,1931年3月到上海,任中国左翼文化界总同盟秘书。不久又担任中国社会科学研究总会党团书记,并参加上海民众救国会党团工作。1932年3月因叛徒出卖而被捕,在狱中坚贞不屈。1937年8月经党组织营救,被释放。出狱后即投身抗日救亡工作。后任中共江苏省委文委副书记,负责领导上海文化团体党的工作。1938年2月,在武汉参加沈钧儒领导的救国会工作,任联络部长。后任中共鄂西北省委、豫鄂边省委宣传部部长,1939年10月,参加中共豫皖苏边区党委工作,兼任中共皖北特委书记。1940年底后,历任盐阜行署主任、苏北行署副主任等职务。抗战胜利后,先后任中共盐阜地委(华中五地委)书记,中共盐阜区委书记,盐阜支前司令部司令员、政委,中共苏北区党委书记、盐阜区华中工委宣传部部长,苏北军区政治委员和江淮区党委书记、江淮军区政治委员,华中行政办事处副主任。1948年11月,任华中支前司令部政治委员。1949年2月任华东支前司令部副司令员。1949年6月,任上海西南服务团团长随军南下。建国后,1949年11月起,先后任中共重庆市委第三、第二、第一书记,中共四川省委第三书记,重庆市副市长、市长。1955年调上海,先后任中共上海市委副书记、市委书记处书记,上海市常务副市长、市长。在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运动中,兼任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十人小组组长,市经济计划委员会主任。“文化大革命”中,遭到迫害。在长达7年的隔离审查中,与江青反革命集团进行不懈的斗争。1978年4月,中共中央为他平反昭雪。是中共八大代表、第一至三届全国人大代表。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