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云英岩黄耆
紫云英岩黄耆(中国主要植物图说·豆科)
Hedysarum pseudoastragalus Ulbr. in Repert. Sp. Nov. Fedde Beih. 2: 427. 1902; Hand. -Mazz. Symb. Sin. 3: 567. 1933; 中国主要植物图说·豆科454. 图446. 1955; 西藏植物志2: 880. 1985.——H. blepharopterum Hand. -Mazz. Symb. Sin. 3: 567. 1933.
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高3-5厘米。根细圆锥状,根颈向上生出不多的地上茎。茎低矮,2-3节,紫云英岩黄耆
直立或基部仰卧,被贴伏疏柔毛。叶长4-8厘米;托叶长圆形,9-15毫米,棕色干膜质,或白色透明具紫红色脉纹,合生至中部上,外被疏长柔毛;小叶11-17,无柄或不超过1毫米长的短柄;小叶片圆卵形或椭圆状卵状,长6-10毫米,宽5-8毫米,先端圆形或截平状,两面被绢毛或有时仅沿边缘和下面叶脉被柔毛。总状花序腋生,花序超起叶近1倍,花序轴被伏贴长柔毛;花5-8朵,长18-22毫米,集生于总花梗顶端或上部,具1-2毫米长的花梗;苞片狭椭圆形,长为花梗4-5倍,被柔毛;萼钟状,长12-14毫米,被长柔毛,萼齿狭披针形,近等长,长为萼筒3-3.5倍;旗瓣倒阔卵形,长20-21毫米,先端圆形、微凹,翼瓣线形,长于旗瓣1-2毫米,龙骨瓣长于旗瓣3-4毫米;子房扁平,被柔毛。荚果1-2节,节荚倒卵形或近椭圆形,扁平,长6-7毫米,宽4-5毫米,被灰白色柔毛。种子肾形,褐土黄色,长近3毫米,宽近2毫米,光亮。花期7-8月,果期8-9月。
分布及生境产四川西部的康定、乡城和云南德钦。生于高山原始风化物坡地,海拔高度4500-5000米。模式标本采自云南德钦(白马雪山)。
Handel-Mazzetti 于1933发表模式产于四川道孚 (Dawo) 的新种H. blepharopterum Hand. -Mazz., 并认为该种原是本种的一部分。作者研究了上述地区的标本后,发现就其近圆形的叶形和较少的叶的数目等特征来看,很近似本种,但从花的构造和叶仅在边缘和背面沿脉被毛来看,又接近唐古特岩黄耆 H. tanguticum B. Fedtsch.。至于这一新种记载在翼瓣先端具睫毛这一特征,在所有标本中均未发现,仅唐古特岩黄耆的龙骨瓣有时被毛。因此,Handel-Mazzetti 的这一新种尚未完全清楚,故暂归属于本种内。
功能用途医药:【藏药】塞码:全草或花治“木保”病疼痛,血痢,筋脉伤《藏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