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颜料孔雀绿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2-04-11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概述化学名称:孔雀绿

化学组成:CoCr2O4

以铬和钴为发色元素,以尖晶石为载色母体的人工合成着色矿物,随配方有多种色调,主要用于颜色釉和釉下彩装饰,可耐1250ºC高温。

孔雀绿颜料特性孔雀绿亦称“法翠”,也叫翡翠釉或吉翠釉。釉色有深浅二种;深者色葱翠,釉内有细碎片纹,而且衬有酱白釉底,釉色鲜明艳丽;前者主要在彩釉中配合使用,如茄皮紫等釉器,常加上孔雀绿。若将孔雀绿敷盖于青花上,则青花色调变黑,颇有宋代磁州窑孔雀绿黑花的效果。

孔雀绿是一种以铜为着色剂的低温色釉,宋、元时期的民窑创烧,最早见于宋代磁州窑。明成化时,景德镇开始在瓷器上摩烧单一的孔雀绿釉。其烧造方法有两种:一是以素胎直接挂釉烧制,釉面易开片剥落;一是在白釉器上罩釉烧成,釉面剥落者少。

[1]

孔雀绿颜料技术指标105℃挥发份:≤0.5%

水溶物:≤0.5%

300目筛余物:≤0.4%

孔雀绿颜料用途用于搪瓷、玻璃行业着色,也可用于生产陶瓷颜料。

耐温涂料,氟碳涂料,户外高耐候涂料;户外塑料制品,塑钢门窗型材,色母粒等。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