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子树村
松子树村隶属于普雄行政村,属于高寒山区。位于普雄东边,距离普雄村委会2.5公里,距离乡3.1公里。国土面积有9平方公里,海拔1750米,年平均气温15℃,年降水量689毫米,适宜种植烤烟、玉米、梨 等农作物。有耕地809亩,其中人均耕地2.64亩;有林地4678亩。
目录
村情概况农村经济自然资源基础设施特色产业人口卫生文化教育村务公开基层组织发展重点云南省曲靖市富源县大河镇松子树村村情概况农村经济基础设施
村情概况村庄全貌
全村辖1个村民小组,有农户85户,有乡村人口 309人,其中农业人口307人,劳动力221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206人。2007年全村经济总收入101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918元。该村属于贫困村,农民收入主要以烤烟包谷、水稻为主[1]。
农村经济烤 烟
该村2007年农村经济总收入101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55万元,占总收入的45.6%;畜牧业收入43万元,占总收入的42.8%(其中,年内出栏肉猪220 头);林业收入2.8万元,占总收入的0.03%;第二、三产业收入3万元,占总收入的3%;工资性收入1.05万元,占总收入的1%。农民人均纯收入918元,农民收入以种植业为主。全村外出务工收入1万元,其中,常年外出务工人数3人(占劳动力的1%),在省内务工2人,到省外务工1人。[2]
自然资源全村有耕地总面积809亩(其中:田266亩,地543 亩),人均耕地2.64亩,主要种植烤烟、玉米、水稻等作物;拥有林地4678亩,其中经济林果地116.00亩,人均经济林果地0.38亩,主要种植梨、桃等经济林果;草地212亩;荒山荒地4200亩,其他面积3,600.00亩。有铁、锰 、钼、铅等资源。[3]
基础设施该村截止2007年底,已实现通水、电、路、电话四通,无路灯。全村有85户通自来水, 有85户通电,拥有电视机农户40户(分别占农户总数的100%和47%);安装固定电话或拥有移动电话水利设施
的农户数14户,其中拥有移动电话农户数14户(分别占总数的 16%和16%)。
该村到乡道路为土路;进村道路为土路面;村内主干道均为硬化的路面;距离最近的车站3公里,距离最近的集贸市场3.5公里。拖拉机2辆,摩托车11辆。
全村装有太阳能农10户;耕地有效灌溉面积为188亩,有效灌溉率为23%,其中有高稳产农田地面积120 亩,人均高稳产农田地面积0.39亩。[4]
特色产业该村的主要产业为种植业,主要销售往县内。2007年 主产业全村销售总收入52万元,占农村经济总收入16 %。该村目前正在发展养殖业、林业特色产业,计划大力发展养殖业、林业产业。[5]
人口卫生该村现有农户85户,共乡村人口309人,其中男性 142人,女性167人。其中农业人口307人,劳动力221人。该村以汉、彝族为主(是彝、汉混居地),其中彝族290人,汉族4人,苗族6人。
到2007年底,参加农村合作医疗261人(人员名单附后),参合率84%;享受低保13人(人员名单附后)。 村民的医疗主要依靠村乡卫生院,距离乡卫生院3公里。建有垃圾集中堆放场地,建有村内生活排水沟渠设施,人畜混居的农户11户,占农户总数的13%。
新农合人员名单:
柳家权 男 1959-3-4
孔美英 女 1964-1-5
柳雪荣 女 1986-3-15
李家兴 男 1948-9-9
胡秀珍 女 1952-5-18
李迎辉 男 1981-2-10
白伟明 男 1963-12-29
罗啊马 女 1965-6-10
白家文 男 1930-3-28
柳家彬 男 1962-10-24
杨秀英 女 1961-11-27
柳解俊 男 1998-8-6
柳解文 男 2002-8-26
柳顺和 男 1927-9-27
李美英 女 1934-9-8
李福顺 男 1959-12-7
倪永芳 女 1971-11-13
李 伟 男 1995-8-3
李 婿 男 2004-1-8
李生云 男 1969-9-14
罗菊芬 女 1977-10-24
李施主 女 1993-3-2
李福映 男 1972-11-30
罗美仙 女 1974-7-20
李丽梅 女 1998-10-22
李继华 女 1964-8-28
管双凤 女 1939-11-26
李 瑞 女 1992-10-10
普繁全 男 1967-6-17
吴兰英 女 1972-7-21
普祥猛 男 1994-9-30
普玲春 女 1996-5-9
孔凡祥 男 1975-4-19
李翠萍 女 1977-12-31
孔祥航 女 2000-5-15
孔保珍 女 1938-5-10
李绍元 男 1941-1-24
周美仙 女 1945-9-6
普凡云 男 1976-7-13
普庆和 男 1934-5-2
李桂英 女 1937-6-19
普凡玉 男 1964-6-1
白凤仙 女 1968-9-18
普祥海 男 1996-11-11
普丽梅 女 1991-11-28
张 伟 男 1975-12-14
肖成芬 女 1979-3-23
张健梅 女 1996-3-16
张健权 男
张云洪 男 1937-2-12
普顶明 男 1943-12-29
王武英 女 1946-6-12
祖永胜 男 1974-8-1
刘俊华 女
祖惠菊 女 2000-12-29
李美英 女 1947-12-26
张华明 男 1981-3-30
罗山妹 女
张艳春 女 2006-11-14
孔凡春 男 1974-4-19
孔艳波 女 1978-10-23
孔祥龙 男 1995-7-13
李海东 男 1975-10-1
曹兰仙 女 1980-5-9
李海燕 男 1978-4-18
李唐英 女 1953-3-28
李雪辉 女 2006-2-24
李海林 男 1973-11-1
马丽萍 女 1977-4-29
李 智 男 1999-3-15
孔凡荣 男 1964-10-5
陈美玉 女 1971-4-8
孔祥英 女 1994-1-13
孔祥亮 男 1999-10-10
李自福 男 1964-5-12
普凡洪 男 1972-9-18
李桂英 女 1973-12-16
普祥文 男 1996-3-16
普祥希 女 2001-3-5
普凡存 男 1967-1-10
李秀英 女 1970-1-15
普祥彬 男 1992-6-8
普祥明 男 1995-7-2
普庆荃 男 1937-5-25
孔庆有 男 1966-11-5
王金焕 女 1968-4-16
孔凡录 男 1991-9-17
孔凡伟 男 1996-11-5
孔宪炳 男 1928-7-27
李映珍 女 1927-4-10
李金芬 女 1937-12-26
李生有 男 1972-11-29
罗美珍 女 1968-6-5
李晓冲 男 2001-3-18
孔繁成 男 1967-7-7
李金仙 女 1969-2-6
孔祥林 男 1996-1-30
孔燕梅 女 1993-2-1
孔庆贵 男 1929-6-10
李玉珍 女 1928-8-10
李家林 男 1948-8-19
普秀仙 女 1953-12-16
白建伟 男 1977-7-4
柳雪花 女 1981-1-29
柳白洁 女 2002-10-25
柳白涛 男 2004-12-25
柳家义 男 1953-2-5
李美琼 女 1956-9-2
李生贵 男 1964-7-9
白伟林 男 1973-6-8
李金珍 女 1973-4-13
白洁红 女 2001-7-18
白菊飞 女 2005-7-17
彭贵明 男 1963-3-12
李惠仙 女 1968-2-9
彭有金 男 1990-11-1
彭 超 男 1998-9-2
李惠琼 女
普凡生 男 1961-1-30
李秀琼 女 1959-12-30
普祥永 男 1985-11-8
普解清 女 1988-2-14
张 明 男 1967-11-23
普建仙 女 1969-1-12
张建华 女 1990-3-29
张建萍 女 1993-7-4
孙丽英 女 1941-10-29
孔祥有 男 1975-5-27
李学英 女 1973-6-6
孔成宝 男
孔巧芬 女
李春旺 男 1962-3-5
李永英 女 1962-9-1
李建猛 男 1989-5-29
李文有 男 1919-12-6
李 明 男 1978-5-11
普红梅 女 1981-6-30
李启文 男 1998-10-20
李瑞佳 女
李福英 女 1958-7-23
普 晓 女 1983-3-16
孔繁生 男 1964-11-30
李凤琼 女 1968-4-12
孔祥有 男 1988-12-15
孔美丽 女 1994-6-29
孔庆会 男 1931-4-11
李秀芬 女 1932-1-8
李家有 男 1953-8-10
刘美英 女 1959-10-17
李 飞 男 1983-4-28
李 彪 男 1985-10-9
孔凡全 男 1957-12-24
李文英 女 1964-10-15
孔祥云 男 1986-1-14
孔庆林 男 1959-3-9
马凤英 女 1958-9-11
陆 岗 男 1982-12-31
陆 祥 男 1984-9-30
孔庆祥 男 1964-11-19
李拼木 女
孔秀琼 女 1949-8-23
许永德 男 1952-12-11
孔凡有 男 1981-2-5
李惠芬 女
孔红艳 女 2006-6-19
李永祥 男 1956-2-9
王玉仙 女 1958-7-17
李春林 男 1987-1-28
孔宪华 男 1938-4-18
孔庆彬 男 1962-6-24
王普楼 女 1963-7-15
王 永 男 1982-4-29
古 丽 女 1985-2-14
陆 宝 男 1993-2-4
普 会 女 2006-10-25
张 永 男 1973-7-1
李 华 女 1977-11-11
张健超 男 1997-5-22
张健雨 女 2003-1-1
普凡顺 男 1956-4-29
白凤芬 女 1960-4-20
李布正 男 1982-1-7
江水仙 女 1983-12-16
江水丽 女 1986-3-18
江李瑞 男 2006-9-3
普凡林 男 1970-1-21
晏福凤 女 1975-2-4
普祥伟 男 1993-5-27
普 会 女 1998-11-25
卯玉成 男 1957-6-8
汤美琼 女 1971-9-9
普秀英 女 1929-1-6
卯春焕 女 1996-2-17
卯雄伟 男 2002-2-27
李福生 男 1958-8-12
王秀芬 女 1965-2-16
李晓梅 女 1989-12-9
黄红吉 男 1976-11-3
李晓芳 女 1983-1-21
李金龙 男 2004-2-14
李家发 男 1951-3-30
刘美英 女 1955-12-7
李云洪 男 1984-6-26
李云彬 男 1988-5-17
李云飞 男 1990-2-28
李自元 男 1955-10-16
孔美琼 女 1957-12-18
李桂玲 女 1986-11-28
孔凡从 男 1952-12-13
王凤珍 女 1952-9-8
孔祥桥 男 1984-1-19
孔凡明 男 1959-12-14
陶丽英 女
孔 巧 女 2003-5-10
李家元 男 1960-5-7
白秀芬 女 1962-12-10
李云伟 男 1983-12-24
李 娜 女 1986-9-4
李 昊 男 2006-3-25
柳雪燕 女 1988-11-27
李生林 男 1957-8-22
普琼仙 女 1961-7-5
李广福 男 1987-3-25
李士梅 女 1984-12-7
吴世开 男 1949-12-1
李会珍 女 1954-1-10
吴 祥 男 1979-6-3
吴琼珍 女 1986-6-28
车有妹 女 1972-3-1
李海龙 男 2000-8-3
王武洪 男 1958-8-9
刘美琼 女 1967-6-10
刘王华 女 1985-12-6
王刘菊 女 1988-5-11
刘金来 男 1929-4-29
马会英 女 1927-3-16
李桂仙 女 1952-7-7
普 克 男 1974-5-9
张桂芳 女 1976-5-3
杨 芳 女 1979-10-24
普祥儒 男 2003-3-5
普亚楠 女 2006-1-12
普永林 男 1977-12-16
邓玉芬 女 1948-8-12
普庆华 男 1968-8-26
孔美芬 女 1981-10-21
普繁杰 男 1999-2-28
李福有 男 1947-6-3
李秀华 女 1951-4-8
李小亮 男 1984-9-24
杨春梅 女 1984-9-22
李 博 男 2005-10-7
普庆有 男 1966-8-21
龙秀芬 女 1969-12-6
普秋菊 女 1996-5-16
普秋仙 女 2001-4-18
孔宪龙 男 1969-1-9
王秀英 女 1968-8-7
孔庆磊 男 1987-7-12
孔红波 女 1990-2-14药
[6]
孔庆明 男 1952-9-23
陈云华 女 1955-1-10
低保人员名单:
孔宪华 男 69岁(家庭人口1人)
李福顺 男 48岁(家庭人口4人)
普庆华 男 39岁(家庭人口3人)
卯玉成 男 50岁(家庭人口5人)[7]
文化教育该村小学生就读到松子树小学,中学生就读到建水八中。距离中学2公里。目前该村义务教育在校学生46人,其中小学生23人,中学生 13人。[8]
村务公开全村村务公开项目主要有粮食直补、农业综合补贴、财务公开等。主要以村组会议、张榜方式公开。
到2007年底,该村已签定农业承包合同261份,农村土地承包面积521.24亩。已建立了农村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制度。年末集体总收入0.19元,有固定资产1.25万元,年末集体有收益0.08万元,农村财务管理实行委托管理,定期开展村务公开,并成立了民主理财小组,主要以村组会议、张榜方式公开村务公开
[9]
。[10]
基层组织该村党员总数4人,党员中男党员4人,团员6人[11]
发展重点该村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是:
交通不便,农田灌溉难。
该村今后的发展思路和重点是:
发展林业、养殖业 特色产业,种植面积650亩;发展养殖业,发展猪350头、牛25头、羊85只;发展劳务经济,每年转移劳动力50人。到“十一五”期末,力争使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007年的918元增加到1200元。[12]
云南省曲靖市富源县大河镇松子树村村情概况松子树村隶属于大河镇 挑担村委会,属于山区。位于大河镇东边,距离村委会5公里,距离镇34公里,。国土面积1.45平方公里,海拔1915米,年平均气温13.5 ℃,年降水量1100毫米,适宜种植马铃薯、荞麦等农作物。有耕地86亩,其中人均耕地0.43亩;有林地328亩。全村辖1个村民小组,有农户54户,有乡村人口215人,其中农业人口215人,劳动力74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42人。2010年全村经济总收入112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581元。该村属于贫困村,农民收入主要以务工、种植业、养殖业为主。农村经济该村2010年农村经济总收入112万元,其中:种植业收24万元,占总收入的15%;畜牧业收入30万元,占总收入的33%,其中,年内出栏肉猪60头,肉牛60头;林业收入3万元,占总收入的4%;第二、三产业收入16万元,占总收入的11%;工资性收入42万元,占总收入的37%。农民人均纯收入3581元,农民收入以务工、种植业、养殖业等为主。全村外出务工收入42万元,其中,常年外出务工人数20人,占劳动力的15%,在省内务工18人,到省外务工2人。基础设施该村截止2010年底,已实现通水、通路、通电、通电视、通电话 ,无路灯。全村有40户通自来水,有12户饮用井水,0户还存在饮水困难或水质未达标,占农户总数的35%。有52户通电,拥有电视机农户36户,分别占农户总数的100%和50%;安装固定电话或拥有移动电话的农户数43户,其中拥有移动电话农户数43户,分别占总数的27%和27%。
该村到乡镇道路为沙石路;进村道路为土路路面;村内主干道均为未硬化的路面;距离最近的车站10公里,距离最近的集贸市场10公里。全村共拥有拖拉机2辆,摩托车3辆。
全村耕地有效灌溉面积为86亩,有效灌溉率为100%,其中有高稳产农田地面积86亩,人均高稳产农田地面积0.44 亩。
该村到2010年底,农户住房以砖木结构住房为主,其中有8户居住砖混结构住房;有30户居住砖木结构住房;有15户居住于土木结构住房。[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