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专业教育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2-04-11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简介体育专业教育是培养各类体育专门人才的一种特殊的体育教育。这种教育是随着近代教育制度的确立、近代学校的出现而兴起的。早期体育专业教育机构(如1804年成立的丹麦体操师范学院、1814年成立的瑞典“皇家中央体操学院”、1848年成立的德国“中央体操教师养成所”等)几乎都是培养体育教师的,可以视为当时的“体育教育”专业。在欧洲,工业革命后,教育中强调“三育并重”,体育逐渐成为学校教育的组成部分,体育师资有着较为广泛而稳定的社会需求。这种体育专业单一的状况,大抵持续了一个多世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随着体育事业的长足进步,特别是奥林匹克运动的飞速发展,体育行业急剧扩展,体育专门人才的各类需求也愈益突出。社会上除了对体育教师有更大的需求外,对高水平的运动员、教练员,对体育科技工作者、体育管理工作者、体育经济工作者、体育新闻工作者等等,也都有了更加专门化和各业化的需求。在这种形势下,体育专业的门类大为增多,培养各类体育专业人才的学校也逐渐发展起来。

特征相对于普通的或一般的学校体育而言,体育专业教育的基本特征如下:

一是教育目标明晰化。培养什么样的体育人才以及人才的规格如何,不仅由其相应的学校或教育机构的性质所决定,而且在任何一个周期的教学计划或培养方案也都规定得明明白白。由于目标明确,体育教育过程中的计划性要求较之普通学校体育也就更加严密而周详。

二是教学科目综合化。培养任何体育专业人才都不能只依靠单一的体育类学科,而必须依靠多门类学科的综合教育。一般说来,体育专业课程分为一般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三种类别和层次。此外,还需酌情开设一些选修课。通过跨门类的,甚至跨专业的选课学习,才能确保人才培养的质量。可以说,体育专业教育是以体育学科为主体的多学科的综合教育。这也是跟普通学校体育的不同之处。

三是教学方法学科化。对于普通学校体育来讲,在教学中讲究教学方法主要是为了提高学生学习和锻炼的积极和效果,而对于体育专业教育来讲,却不仅仅如此。体育教学方法是体育专业必备的知识与技能,是必须掌握的一门应用学科。它对体育教育专业尤其显得重要。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