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御制珐琅彩捶瓶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2-04-12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乾隆御制珐琅彩捶瓶

乾隆御制珐琅彩捶瓶:高18.4厘米,一对,《乾隆年制》款。瓶上开光窗内四季花卉纹饰绘画,瓶颈的缠枝花卉图案,两瓶祥云瑞蝠相映成趣,相辅相成。这一对清乾隆御制珐琅彩祥云瑞蝠开光式四季花卉图纸搥瓶。在2010年10月7日,香港苏富比秋季拍卖“戴润斋清宫御瓷珍藏”专场拍品会上,以1.4066亿港元成交。

珐琅彩:始于康熙,清朝皇帝对瓷器烧造所投入的心血,远远地超出前朝君王。但康熙对中国瓷器最大的贡献是,他创造了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珐琅彩瓷。那个时候,法国传教士进贡来一些铜胎画珐琅,让康熙皇帝几乎是一见钟情。他决定在宫中尝试制造,并将这种珐琅工艺,移植到他所喜爱的瓷器上。为了全力烧造珐琅彩瓷器,康熙皇帝在造办处下,专门设立珐琅彩瓷器制作作坊。素胎在景德镇烧好后,再将素胎运至紫禁城内,由宫中画师绘画,上好彩料,然后在宫中制作。为了方便康熙随时亲临作坊巡视督察,烧制珐琅彩的小窑,搭设在皇宫养心殿。由皇帝直接授意制做。公元1723年,雍正皇帝继位。他继承了父亲的江山,也继承了康熙皇帝对珐琅彩瓷器的酷爱。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