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压叶云系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2-04-12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斜压叶云系简介在卫星云图上,常见到一种与高空斜压区相联系的云系,表现为“叶子状”的云型,称之“斜压叶云系”,这种云系与西风带中的锋生区或气旋生成有关,并在红外云图上表现最清楚。[1]

斜压叶云系的一般特点如图1图1 斜压叶状云系

[1]

所示,斜压叶云系表现为一条较宽的云带,它的后(北)边界光滑整齐,呈现“S”形,其T处向北凸起,呈反气旋弯曲,“S”处向南凹,呈气旋性弯曲;斜压叶云系西界W处有“V”字型缺口,这种缺口是由于西北急流侵入云系的西边界形成的。斜压叶云系的东半部主要以卷云为主,越往西云顶高度降低,色调变暗。在云区西端的“V”字缺口北侧以中低云为主,南侧以低云为主。[1]

斜压叶云系与高低空流场如图2图2

[2]

所示,图中实线是高层300百帕流线,粗虚线是涡度最大轴线。可以看到:

在高空:

(1)斜压叶云系处在槽前西南气流中;

(2)“×”是高空500百帕涡度中心位置,虚线(E)是平流涡度轴线,虚线(F)是切变涡度轴线,U-D是涡度最大值轴线;

(3)槽线位于斜压叶云系后界附近;

(4)如果在红外云图上,斜压叶状云系后界处云系色调,表示高空有西北冷平流侵入云区。

在低空,低压中心位于斜压叶状云系由凸到凹的靠下面一点P的地方,斜压叶云带凸起的下方为暖锋,云系下凹段的前界为冷锋。具体确定的方法在图2中,先在云系前边界处画一条直线a—a,然后在云系的后边界P点(由凸到凹处)画直线b—b与直线a—a相垂直,则地面低压的最初位置定在直线a—a上,与直线b—b的交点右边约2个纬距的地方。[1]

斜压叶云系的类型斜压叶云系可表现成多种类型,主要有三类:(1)A类叶状云(图3图3

[3]

),这是一类最常见的叶状云,主要特征有:

①云系位于高空槽前;

②与急流平行移动且位于急流右侧;

③初期有“S”形后边界,在水汽图上表现最清楚;

④在“S”形边界凸起的地方:出现盾状卷云区,急流轴与整个凸起边界相平行,在水汽图上,凸起边界虽清楚,但反差不大;红外图上,边界清楚反差大;

⑤在“S”形边界凹的地方:与干区相邻近,水汽图上边界很清楚,而红外图上无高云,急流轴的走向与凹部主要边界一致。

(2)B类叶状云(图4图4

[4]

),这类云的主要特征为:

①于急流轴前的左侧形成;

②云系位于急流左侧移动;

③有“S”形后边界,在红外图上最明显;

④在“S”形后边界凸起的地方:水汽图上反差较小,急流轴与后边界不重合,凸部与凹处的长度大致相等;

⑤在“S”形后边界凹的地方:在水汽图上的反差比凸起处要大,急流轴方向与凹边界上游一致。

(3)C类叶状云(图5图5

[5]

),主要特点有:

①它表现为两个几乎平行的双叶结构的型式,它们间有一条干带将它们分开;

②在水汽图上有一条干缝,但此干缝在可见光图上有低云。[1]

斜压叶云系演变为逗点云系当相应斜压叶云系的高空槽振幅加大时,槽后偏北气流加大,并侵入斜压叶云区,由于高空干冷的下沉气流作用,使得云区西北一侧的云顶降低变暖,这时其“S”形后边界的更明显。由于高空西北气流以气旋性方式侵入云区,最后斜压叶云系演变成涡度逗点云系。图6

[6]

图(a)(b)(c)表示了斜压叶演变成逗点云的示意图,当出现高空槽前云区中急流断裂加强,地面低压从叶状的暖侧移向云后边界附近和水汽图中干革命舌已伸至逗点云的尖处,表示斜压叶云向逗点云演变;

图(e)(f)表示的是具有尖角的中低云从斜压冷云盾西北下方露出的演变成逗点云的示意图;

图(g)(h)表示的是在斜压叶云的盾状云的北侧出现较宽的暖的中云区,然后形成具有尖角的逗点状云。[1]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