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一心

1、 林一心
男,1959年2月出生,浙江金华人,1984年8月参加工作,1985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大学学历,经济师。曾任金华市教委人秘科干部,金华市政府办公室科教科干部、副科长、科长,金华市卫生局副局长,金华市卫生局局长、党组书记,金华市政府副市长,金华市政府副市长、金东区委书记、金三角经济开发区党工委书记,金华市政府副市长、党组成员。
2、 林一心
1912年生,福建省永春县人。曾用名林多王、林有文、林兼三、林志周。在福建省立第十初级中学读书时接受革命思想影响,1929年春加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外围组织反帝大同盟,参加反帝反封建反军阀的秘密宣传活动。1930年夏到中共福建省委所在地厦门,因交通线破坏而未能到达闽西革命根据地。后到上海赤色互济会工作,参加营救被捕同志。1930年10月调到党的秘密印刷厂工作。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5年7月因敌人的破坏与党组织失去联系。在困难的情况下坚持寻找党的关系,并通过陶行知领导的上海大场山海公学团做群众工作。1936年秋冬同国难救国社中的党组织接上关系,先后担任反帝大同盟上海大场区负责人,中共沪东区委组织部部长、区委书记。1937年奉命到浙江丽水地区做抗日宣传工作。1938年夏秋到金华、衢州、严州一带活动。同年12月至1939年10月任中共浙江省金衢特别区委员会书记,负责下属东阳、永康、兰溪、金华、义乌、浦江、江山、龙游等县党组织工作。1939年7月在中共浙江省第一次党员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共七大代表。同月至1942年2月任中共浙江省委候补委员。1939年12月到新四军军部集中,任浙江七大代表小组领队,长途跋涉13个月后到达延安。1941年1月进中共中央党校一部学习,参加整风学习。1944年至1945年6月任中央党校一部秘书科科长。1945年4月至6月作为华中代表团成员出席中共七大。同年11月至1946年10月任东北人民自治军(民主联军)北安(龙江)军区政治部主任。1945年至1946年8月任中共黑龙江工委委员。1946年8月起任中共黑龙江省委委员。同年11月至1947年1月任中共嫩江省黑河中心县工作委员会书记、北安(龙江)军区黑河军分区政治委员。1947年1月至9月任中共西满分局第五地委书记、东北民主联军西满军区第五军分区政治委员。9月起任中共黑龙江省委委员。同月至1949年2月任中共黑河地委书记、龙江军区黑河军分区政治委员。后南下,回到福建工作。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共厦门市委书记。1951年任中共福建省委组织部副部长。1952年任中共福建省委组织部部长、中共福建省委监委副书记。1955年3月至1956年10月任福建省人民检察院检察长。1956年5月至1965年7月任中共福建省委常委、副书记、书记处书记。1959年2月至1964年9月任福建省第二届政协副主席。1959年11月至1961年3月任中共福建省委监委书记。1964年9月至1965年7月任福建省政协第三届委员会副主席。1965年6月至“文化大革命”初期任国务院华侨事务委员会党组副书记兼政治部主任,华侨事务委员会副主任(1965年7月起)。“文化大革命”中受冲击。1975年6月至1979年3月任中共福建省委书记处书记、省纪律检查委员会书记。1978年1月至1979年3月任福建省第四届政协副主席。1979年2月至1984年4月任国务院侨务办公室副主任、党组副书记。第一、第二、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五届全国政协常委。中共十二大代表。1982年9月至1985年9月任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