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奇》序
作品概况作品名称:《合奇》序
创作年代:明代
作者:汤显祖
作品体裁:散文
作品原文世间惟拘儒老生不可与言文(1)。耳多未闻,目多未见,而出其鄙委牵拘之识(2),相天下文章,宁复有文章乎?
予谓文章之妙不在趋形似之间。自然灵气,恍惚而来,不思而至。怪怪奇奇,莫可名状。非物寻常得以合之。苏子瞻画枯株竹石(3),绝异古今画格,乃愈奇妙。若以画格程之,几不入格。米家山水人物(4),不多用意,略施数笔,形象宛然。正使有意为之,亦复不佳。故夫笔墨小技,可以入神而证圣。自非通人,谁与解此。
吾乡丘毛伯选海内合奇文止百余篇(5),奇无所不合。或片纸短幅,寸人豆马;或长河巨浪,汹汹崩屋;或流水孤村,寒鸦古木;或岚烟草树(6),苍狗白衣(7);或彝鼎商周(8),丘索坟典(9)。凡天地间奇伟灵异高朗古宕之气(10),犹及见于斯编。神矣化矣。夫使笔墨不灵,圣贤减色,皆浮沉习气为之魔。士有志于千秋,宁为狂狷(11),毋为乡愿(12),试取毛伯是编谈之。[1]
作品注释(1)拘儒:指迂腐的儒生。
(2)鄙委:庸俗委琐。
(3)苏子瞻:指宋代文学家、书画家苏轼,字子瞻。其传世画有《古木怪石图》等。
(4)米家:指宋代书画家米芾及其子米友仁。他们的画不求工细,多用水墨点染。米芾自谓“信笔作之,多以烟云掩映树石,意似便已。”
(5)丘毛伯:名兆麟,字毛伯,临川人。万历年间(1573—1620)进士,擢御史,后出任河南巡抚。
(6)岚烟:烟雾之气。
(7)苍狗白衣:即“白衣苍狗”,也作“白云苍狗”。唐代杜甫《可叹》:“天上浮云如白衣,斯须改变如苍狗。”宋代张元幹《瑞鹧鸪》词:“白衣苍狗变浮云,千古浮名一聚尘。”
(8)彝鼎商周:指商周彝鼎上的文字。
(9)丘索坟典:相传都是古代典籍。《左传·昭公》十二年:“是能读三坟五典八索九丘。”
(10)古宕:古朴流荡。
(11)狂狷:《论语·子路》:“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狂、狷都是指偏于一面,因而泛指偏激。
(12)乡愿:也作“乡原”。指外有谨愿之名,实与流俗合污的伪善者。《论语·阳货》:“乡原,德之贼也。”[1]
作品赏析这篇文章选自《汤显祖诗文集》卷三十二,是为丘兆麟所编的《合奇》所写的序言。作者提出了文章之妙不在于步趋形似之间,而在于恍惚而来的自然灵气。有这灵气,才能写出不拘成格的“怪怪奇奇,莫可名状”的奇文。它既批判了当时文章追求“步趋形似”的拟古之风,其“灵气说”对“公安派”也有一定的影响。这篇小文,也被论者认为是空灵小巧的晚明小品的先声。[1]
作者简介汤显祖(1550—1616),字义仍,明代文学家,临川(今属江西)人。1583年(万历十一年)进士,曾任南京太常博士、礼部主事等职。1591年(万历十九年),因抗疏抨击朝政,被贬广东徐闻典史。后调浙江遂昌知县。1598年(万历二十六年),弃官归家,不再做官。
汤显祖以戏剧闻名于世,著有“临川四梦”,包括《紫钗记》、《还魂记》(即《牡丹亭》)、《南柯记》、《邯郸记》,其中以《牡丹亭》最著名。也工诗文,其文长于议论。特别是他的书信,“或长或短,或主或谐,得心应手,无不如意”(徐朔方《汤显祖集·前言》)。后人辑有《汤显祖诗文集》和《汤显祖戏曲集》。[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