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公桥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2-04-14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沈公桥原名迥龙桥,架设在福州市闽安镇邢港口上,建于唐天复元年(901年)。南宋端平年间(1234~1236年)参知政事郑性之重修此桥,改名飞盖桥,清康熙十六年(1677年),闽安协镇沈河清再修,改名为沈公桥,沿用至今。该桥虽历经修整,仍保持唐代建筑风格,墩、梁、栏、柱等均为唐时建筑。全桥长66米,宽4.8米,纯用花岗岩长条石砌造,桥墩两头尖翘似船首,墩间中距13.2米,其上铺架1米见方、长16米的巨大石梁一列5根。全桥6墩5孔,共架设石梁25根。桥面两侧架竖石栏杆36根,每根宽0.45米见方,高1.4米,栏杆顶端雕刻各种珍禽异兽。沈公桥所用石梁极为巨大,是郊区乃至福州地区桥梁之最。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