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裂阴地蕨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2-04-14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基本信息科名:阴地蕨科Botrychiaceae

属名:阴地蕨属BotrychiumSw.

种名:多裂阴地蕨Botrychium multifidum(Gmel.)Rupr.

分布:产东北。生于疏林中或林缘。广泛分布于欧洲、西伯利亚、北美洲。

多裂阴地蕨有一特点,即其当年生与去年生的营养叶常并存于同一植株,不过去年生的已变枯黄或仅有其叶柄残存于当年生的叶子下面。[1]

形态特征根状茎短小,直立,具一簇肉质粗根。总叶柄长2~5厘米,基部为淡棕色的托叶所紧包。营养叶全长15厘米,柄长7~8厘米,其下常有去年生的干枯叶柄宿存,叶片为五角形,长8厘米,宽10~11厘米,钝头,三回羽状;羽片约5对,互生,均有柄、斜出,彼此密接,基部一对最大,五角形,柄长1.5厘米,羽片长宽各约6厘米,二回羽状;一回小羽片4对,对生或几对生,基部下方一片最大,长3.5厘米,宽2.5厘米,三角形,有柄,同上方一片对生,一回羽状;末回小羽片4对,下先出,基部下方一片较大长约1.4厘米,宽约8毫米,长卵形,无柄,基部稍分裂,边缘有不等的圆齿,其余各小羽片为椭圆形。第二对羽片大为缩小,柄长约6毫米,羽片长约3厘米,宽约2厘米,卵状长圆形,急尖头,一回羽状,末回小羽片3~4对,互生,下先出,几无柄或有极短的柄;第三对羽片为阔披针形,有柄,一回羽状。叶为厚草质,干后呈绿色,表面皱凸。叶脉不见。孢子叶全长24厘米,超过营养叶,孢子囊穗为圆锥状,长约7厘米,宽2~3厘米,2~3回羽状,分枝。[1]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