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热制冷与调节温度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2-04-14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1979年,福州市能源利用研究所、福州大学、福州冷冻厂等单位共同研制利用90℃左右的地下热水为热源,以氨为制冷剂,水为吸收剂的“双级氨吸收式地热制冷项目”试验装置。

该装置经过多次运行、调试,于1981年通过技术鉴定。该试验装置在夏季冷却水温度不超过22℃时,获取低于-20℃的蒸发温度和4.5万大卡/小时的制冷量;冬季当冷却水温度低于16℃时,可获得低于-20℃的蒸发温度或者保持-20℃的蒸发温度,可获取7.5万大卡/小时以上的制冷量,适用于冷冻、制冷、调节温度、果品蔬菜冷藏保鲜、食品加工和工业工艺过程。该装置建成后,除每日生产4~9吨冰块外,还为120立方米冷藏库和160立方米储冰库供冷,夏季由分级蒸发制取12℃冷冻水,向6台各为3000大卡/小时风机盘管供冷、调节温度。试验装置消耗15吨/小时90℃的温泉水,利用后热水温度降到70~80℃,仍在管道中运行,不流失,不污染,余热水还可以作其他利用。

1995年,利用地热制冷与空调技术仍在继续应用。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