珐琅器价值考成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2-04-14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图书概论作者:大成编著

出 版 社:华龄

出版时间:2007-5-1

版次:1页数:154字数:50000 印刷时间:2007-5-1开本:纸张:铜版纸 印次:I S B N:9787801784568包装:平装

内容简介内容简介

珐琅器,也叫作“铜胎掐丝珐琅”、“景泰蓝”,是我国的传统工艺品。原产于西亚阿拉伯国家,元末明初传人我国。因明代景泰年间生产的蓝釉珐琅器最佳,所以后来也称珐琅器为景泰蓝。

珐琅器的制作工艺非常复杂,主要工序是:先从铜板上制胎、掐丝、点彩、烧彩、磨光,最后镀金等六道主要工序。其器物造型主要有宫廷祭祀用的尊、鼎、炉;陈设用的花盆、酒器、烛台;以及实用物品的盘、碟、碗等。釉色多达30多种,主要有湖蓝、孔雀绿、大红、乳白等。装饰纹饰主要有织锦纹饰等,其中按彩釉的装饰工艺可分为:铜胎外掐丝珐琅,铜胎錾花彩釉绘珐琅和铜胎彩釉绘珐琅三种。珐琅产品丰富多彩,既有风格浑厚古朴,造型端庄的高堂祭祀礼器,又有装饰古雅富丽堂皇的宫廷陈列器,还有纤巧绮丽、花纹秀美的实用器。

珐琅器以明代制作的器物为上品,其珐琅透亮,特性同今天的玻璃相近;其绿色如翠,红色同昌化鸡血石,紫色如老紫晶,白色如和田羊脂玉。而到了清代乾隆年间,珐琅器的釉色都不透亮,而呈色较好的是黄釉和白釉,发色最佳。黄釉发干与煮熟的鸡蛋相同,白色与车渠石色相近。但其纹饰在乾隆年间由端庄古雅变为纤细俏丽,简约变为繁缛,极重装饰风格,产品丰富多彩。

图书目录1.时代时期的珐琅器

2.清代时期的珐琅器

3.民国时期的珐琅器

4.年代不详的珐琅器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