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薯10号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2-04-14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基本信息品种类别:甘薯

品种名称:宁薯10号[1]

审定编号:闽审薯2010002

品种来源:福建省宁德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宁薯3号/金山72

特征特性株型中蔓半直立,单株分枝5~10条,成叶心形,顶叶绿带紫色,成叶、叶脉、叶柄、蔓均为绿色,蔓较粗。单株结薯3~6个,薯块纺缍形,薯皮红色,薯肉桔红色。省区试两年平均:晒干率20.87%,比对照金山57低5.67个百分点,出粉率11.80%,比对照低4.94个百分点,食味评分77.9分,比对照低2.1分。经福建省农科院中心实验室测定,胡萝卜素含量9.38毫克/100克。省区试抗病性鉴定综合评价为抗蔓割病、中感薯瘟病。薯块耐贮藏较好。[1]

产量表现2007年参加省甘薯区试,[1]平均鲜薯亩产3131.00公斤,比对照金山57增产30.56%,达极显著水平;平均薯干亩产632.68 公斤,比对照增产2.49%,未达显著水平。2008年续试,平均鲜薯亩产3364.59公斤,比对照增产21.36%,达极显著水平;平均薯干亩产711.53 公斤,比对照减产5.77%,达显著水平。两年平均,鲜薯亩产3247.80公斤,比对照增产25.63%,薯干亩产672.11公斤,比对照减产2.05%。2009年全省生产试验平均鲜薯亩产3617.7公斤,比对照金山57增产51.24%。

栽培技术要点早薯在6月上旬前栽插,晚薯8月上旬前栽插。早薯种植亩植3000~3200株,晚薯种植亩植3500株左右。亩施纯N10~12公斤,NPK比例1:0.5:1.5,基肥、点穴肥、夹边肥比例4:2:4。干旱时及时灌水,薯块膨大后期应做好防涝排涝工作,以防烂薯。及时防治病虫害,尤其要注意防治小象虫、斜纹夜蛾等害虫危害。不宜过早收获,全生长期宜掌握在150天左右。[1]

种植区域宁薯10号属食伺兼用型甘薯品种。鲜薯产量高;胡萝卜素含量较高;晒干率、出粉率均比对照金山57低,鲜薯食用品质比对照差;抗蔓割病、中感薯瘟病;适宜福建省种植,栽培上应注意合理密植,适当延迟收获,保证全生育期150天左右。[1]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