栈桥回澜阁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2-04-14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位于青岛市市南区海滨,与小青岛隔水相望,北端与中山路成一直线相连。被视为青岛的重要标志。1892年,清政府青岛驻军在此搭起了一座铁木结构、以木铺面的栈桥,长约200米,专供装卸军用物资之用。德国侵占青岛后,对栈桥加以改建,桥身延长至350米,并在桥上铺设了轻便铁轨,专事运输由德国运来的军需物资、大港码头建成后,栈桥遂向市民开放。1931年,国民党青岛市政府为适应旅游需要,投资25.8万元,由德商信利洋行承包重建,桥身延长至400米,全部改用水泥铺面,并设有排水设备,桥南端增建半园形防波堤,堤上新建一座中国民族传统风格的双层飞檐八角亭阁,名“回澜阁”。阁顶覆以黄色琉璃瓦,四周有24根圆形亭柱。阁内为二层圆球形厅堂,中央有34级螺旋式阶梯,可回旋登上二楼。全部工程于1933年4月竣工。

1984年,青岛市人民政府组织施工力量对栈桥进行了全面整修。桥南段采用16榀排架取代了原桥的34排桩。桥北端东侧新建了一座螺旋眺望台,原桥人口处的6根档车石柱,被彩色花岗岩宽石取代。

1992年1月16日,青岛市人民政府公布其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