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货紧缩
通货紧缩——定义通货紧缩(deflation):当市场上流通的货币减少,人民的货币所得减少,购买力下降,影响物价之下跌,造成通货紧缩。长期的货币紧缩会抑制投资与生产,导致失业率升高及经济衰退。
通货紧缩(deflation)该如何定义?依据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萨缪尔的定义:「价格和成本正在普遍下降即是通货紧缩」。经济学者普遍认为,当消费者物价指数(cpi)连跌三个月,即表示已出现通货紧缩。通货紧缩就是产能过剩或需求不足导致物价、工资、利率、粮食、能源等各类价格持续下跌。
在经济实践中,判断某个时期的物价下跌是否是通货紧缩,一看消费者价格指数(CPI)是否由正转变为负,二看这种下降的持续是否超过了一定时限。
也有学者将通货紧缩细分为deflation与disinflation,前者的标志是CPI转为负数,亦即物价指数与前一年度相比下降;后者的标志是CPI连续下降,亦即物价指数月度环比连续下降。
通货紧缩——成因(一)总需求不足引发的通货紧缩
(二)供给绝对过剩引起的通货紧缩
日本的经济紧缩已是世人关注的重心。联准会最近发表了一篇由多位著名经济学家合力著作的文章,“防止通货紧缩-- 从日本 1990 年代的经验学功课(Preventing Defiation; Lessons from Japan's experence in the 1990s)。
该文章述说日本的经济紧缩源于该国 80 年代的经济泡沫。与今日美国的情况十分神似。日本通货紧缩始于1999年,由于供求失衡,商品价格下跌。物价下跌一方面使企业利润减少,另一方面也抑制了消费。 该文章也提到造成日本经济紧缩的主要原因之一是,日本的中央银行没有积极的以减息及放宽银根刺激日本的经济成长。
可怕的是经济紧缩除了日本之外已在世界各国有逐渐成形的趋势,在过去的六个月,法国、德国、巴西、瑞士的物价也都在下跌。就连成长快速的中国大陆,其物价也免不了下跌的命运。在过去的五年,中国大陆物价已跌了大约 20%,香港的物价在过去五年也跌了大约 16%。有些经济学家已开始预料美国的经济已有陷入通货紧缩的可能性。摩根士丹利的首席经济分析师洛旗(Srephen Roach)表示,“美国已徘徊在经济紧缩的边缘”。美国当前的“低通货膨胀、低经济成长”经济状况,有转成通货紧缩的可能。低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的距离只有一线之隔。怎样防止美国从低通货膨胀跨入通货紧缩的境界实在是政府的首要职守。
也有乐观人士认为:目前通货紧缩机会较1930年代小,原因是-当时主因为央行政策失当;而今日服务业比重相对高,其多是劳力密集,价格(薪资)较难调降。通货紧缩不见得不好:如十九世纪末之价格下跌乃基于生产力快速提高,故能与经济同步成长。
通货紧缩——影响(一)通货紧缩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1、促退论:通货紧缩会抑制经济增长,甚至使经济发生衰退。
理由:
①物价的持续下降会使生产者利润减少甚至亏损,继而减少生产或停产。
②物价持续下降将使债务人受损,继而影响生产和投资
③物价持续下降,生产投资减少会导致失业增加居民收入减少,加剧总需求不足
2、促进论:适度的通货紧缩有利于经济的增长。
理由:
①通货紧缩将促使长期利率下降,有利于企业投资改善设备,提高生产率。
②在适度通货紧缩状态下,经济扩张的时间可以延长而不会威胁经济的稳定。
③如果通货紧缩是与技术进步、效益提高相联系的,则物价水平的下降与经济增长是可以相互促进的。
(二)通货紧缩的财富收入再分配效益
1、实物资产的持有者受损,现金资产将升值。
2、固定利率的债权者获利,而债务人受损。
3、通货紧缩使企业利润减少,一部分财富向居民转移;通货紧缩使企业负债的实际利率上升,收入进一步向个人转移。
4、政府财富向公众转移
实质债务加重→贷款人减少开支、出售资产→企业获利下降进而删减劳工成本、贷款人收入与资产价格下降→贷款人实质贷款增加、经济需求减少(恶性循环开始)。
由基本经济学理分析,通货紧缩是由于过度供给与需求不足所造成的。解决通货紧缩的积极方法,应以提振国内有效需求为优先,再辅以政府配合扩大公共支出,才可望舒缓通货紧缩威胁。
通货紧缩——利弊一般来说,适度的通货紧缩,通过加剧市场竞争,有助于调整经济结构和挤去经济中的“泡沫”,也会促进企业加强技术投入和技术创新,改进产品和服务质量,对经济发展有积极作用的一面。
但过度的通货紧缩,会导致物价总水平长时间、大范围下降,市场银根趋紧,货币流通速度减慢,市场销售不振,影响企业生产和投资的积极性,强化了居民“买涨不买落”心理,左右了企业的“惜投”和居民的“惜购”,大量的资金闲置,限制了社会需求的有效增长,最终导致经济增长乏力,经济增长率下降,对经济的长远发展和人民群众的长远利益不利。由此看来,通货紧缩对经济发展有不利的一面。为此,我们必须通过加大政府投资的力度,刺激国内需求,抑制价格下滑,保持物价的基本稳定。
与通货膨胀相反,通货紧缩意味着消费者购买力增加,但持续下去会导致债务负担加重,企业投资收益下降,消费者消极消费,国家经济可能陷入价格下降与经济衰退相互影响、恶性循环的严峻局面。通缩的危害表现在:物价下降了,却在暗中让个人和企业的负债增加了,因为持有资产实际价值缩水了,而对银行的抵押贷款却没有减少。比如人们按揭购房,通缩可能使购房人拥有房产的价值,远远低于他们所承担的债务。
通货紧缩——循环实质债务加重→贷款人减少开支、出售资产→企业获利下降进而删减劳工成本、贷款人收入与资产价格下降→贷款人实质贷款增加、经济需求减少(恶性循环开始)。
由基本经济学理分析,通货紧缩是由于过度供给与需求不足所造成的。解决通货紧缩的积极方法,应以提振国内有效需求为优先,再辅以政府配合扩大公共支出,才可望舒缓通货紧缩威胁。
通货紧缩——治理(一)宽松的货币政策
采用宽松的货币政策,可以增加流通中的货币量,从而刺激总需求。
(二)宽松的财政政策
扩大财政支出,可以直接增加总需求,还可以通过投资的“乘数效应”带动私人投资的增加。
(三)结构性调整
对由于某些行业的产品或某个层次的商品生产绝对过剩引发的通货紧缩,一般采用结构性调整的手段,即减少过剩部门或行业的产量,鼓励新兴部门或行业发展。
(四)改变预期
政府通过各种宣传手段,增加公众对未来经济发展趋势的信心。
(五)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适当改善国民收入的分配格局,提高中下层居民的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以增加消费需求。
(六)恶性紧缩模型
国家综合物价指数,只发行与国民数量相当的货币,后果货币无限升值,如战国时齐刀币,王莽篡汉时发行的法币。
图书《通货紧缩》译者: 李扬等
作者: [美]西林
ISBN: 9787801188731
页数: 450
定价: 28.0
出版社: 经济管理出版社
装帧: 平装
出版年: 1999-10-1
简介 ······
关于货币供应以及货币政策与通货紧缩的关系,本书在多处都有详论。概括来说,作者主要阐述了三个重要观点。其一是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的关系:作者认为,通货膨胀孕育了通货紧缩;其二是通货紧缩的自我强化性质:如同通货膨胀一样,通货紧缩也是自我强化的;其三是治理通货紧缩的措施:作者首先分析了美国自80年代以来连续发生的金融危机。
作者简介 ······
A·加利·西林:毕业于阿姆荷斯特学院,获物理学学士学位,继而于斯坦福大学获经济学硕士和博士学位。毕业后,先后任标准石油公司的美国和加拿大经济分析员、美林证券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华特·韦德公司常务副总裁兼首席经济学家等。先后出版了《通货膨胀结束了吗?你准备好了吗?》、《世界已经彻底改变》、《大冲击之后,是萧条还是衰退?》、《通货紧缩》等6部专著。这些著作在美国出版后,均为轰动一时的畅销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