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古录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2-11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集古录》简介

集古录

《集古录》,即《集古录跋尾》,中国现存最早的金石学著作。共10卷,书成于宋嘉祐八年 (1063)。作者欧阳修(1007~1072)是中国著名史学家、文学家,字永叔,号醉翁,晚年自号六一居士,庐陵(今江西吉安市)人,曾与宋祁合修《新唐书》,并独撰《新五代史》,有《欧阳文忠公全集》行世。欧阳修曾自称“吾家藏书一万卷,集录三代以来金石遗文一千卷”。《集古录》即欧阳修对家藏金石铭刻拓本所作题跋的汇集,收录周秦至五代金石文字跋尾 400多篇。其中碑刻跋尾占绝大多数,铜器铭文仅20多篇。跋尾内容多偏重于史事评论,其目的在补正史传之阙谬,以传后学。因跋尾是随题随录,无一定次序,所以《集古录》仅有卷帙次第而未按拓本时代先后排列。后世刻本对原书次序进行了调整,将拓本按时代先后加以排列,并且在每条标题之下,注明原来卷帙的次第。

《集古录目》简介与《集古录》并行的还有《集古录目》一书,是熙宁二年(1069)欧阳修命其子欧阳棐编录的。由于《集古录》只收录 400多篇有题跋的拓本,大多数无跋尾的拓本未收录在内。《集古录目》则包括了欧阳修家藏的金石拓本达 1000种之多,弥补这一缺憾。该书体例是仅列碑刻撰书人名姓氏、官位事实以及立碑年月,而不作任何考证评论。全书原编十卷,惜未能流传至今。由于该书久佚,以致后世有人误以《集古录目》与《集古录》同为一书。幸而在宋人陈思的《宝刻丛编》中,保存了大量《集古录目》的内容。清人黄本骥根据吴荣光所藏旧抄本《宝刻丛编》,摘抄出《集古录目》佚文500多则;按立碑时代年月重辑为《集古录目》五卷,收入《三长物斋丛书》中,遂使 《集古录目》重行于世。《集古录》与《集古录目》版本较多,通行本以《行素草堂金石丛书》本较为易得。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