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诚布公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0-25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开诚布公

发音kāi chéng bù gōng

释义开:打开,拿出;诚:诚实,真诚;布:公布,现出;公:公平,公道。

开诚:敞开胸怀,表示诚意;

布公:公正无私地发表自己的见解。

指以诚心待人,坦白无私。

歇后语:包大人的告示

出处西晋·陈寿《三国志·蜀志·诸葛亮评论》:“诸葛亮之为相国也,抚百姓,示仪轨,约官职,从权制,开诚心,布公道。”

解释陈寿在《诸葛亮传》写完后,提出对诸葛亮为蜀相的看法。诸葛亮为蜀相,是不容易的。因为在魏、蜀、吴三国之中,蜀的国力最弱。特别在刘备死后,为蜀相就更不易。因为刘备的儿子阿斗,是历史上有名的庸碌君王。但是,诸葛亮摄一国之政,事凡庸之君,专权而不失礼,行君事而国人不疑,行法严而国人悦服,用民尽其力而国人不怨,这样,使蜀国独得一利,即人和。蜀国凭着这一条件,和魏国占天时、吴国的占地利抗衡,鼎足而立。“人和”这一条件的获得,全靠诸葛亮的治政有方,诸葛亮治政的基本点,就是开诚心,布公道。所以陈寿说:诸葛亮“可谓识治之良才,管、萧之亚匹”。

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褒义

示例邹韬奋《变了什么花样》:“我们深信只有~,才能释疑。”

上头的公事是叫地方官时时接见商人,与商人~,联络一气。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五十四回

近义词待人以诚、开诚相见、襟怀坦白

反义词勾心斗角、尔虞我诈

典故三国时,蜀汉的丞相诸葛亮极得皇帝刘备的信用。刘备临终前,曾将自己的儿子刘禅托付给他,请他帮助刘禅治理天下,并且诚恳地表示,你能辅佐他就辅佐他,如果他不好好听你话,干出危害国家的事来,你就取而代之。

刘备死后,诸葛亮尽全力帮助平庸的后主刘禅治理国家。有人劝他进爵称王,他严词拒绝,并认为自己受先帝委托,已经担任了这么高的官职;如今讨伐曹魏没见什么成效,却要加官进爵,这样做是不义的。 诸葛亮待人处事公正合理,不徇私情。马谡(su)是他非常看重的一位将军,在攻打曹魏时当前锋。因为违反节制,失守街亭,诸葛亮严守军令状规定,忍痛杀了他。马谡临刑前上书诸葛亮,说自己虽然死去,在九泉之下也没有怨恨。诸葛亮自己也为失守街亭等承担责任,请求后主批准他由丞相降为右将军。他还特地下令,要下属批评他的缺点和错误。这在当时是罕见的。

公元234年,诸葛亮病死于军中。他一生清贫,并无什么产业留给后代。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