蓉油7号
一、类型和来源
蓉油7号是成都市第二农业科学研究所1995年用甘蓝型细胞质雄性不育系“蓉A950814”作母本,恢复系“蓉C950024”作父本配组,经1996--2000年组合比较试验、四川省区试及生产试验、示范选育而成,属甘蓝型中熟三系杂交油菜新品种,2001年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确定为四川省主推油菜新品种。 二、主要特征特性
株高200厘米左右, 第一次有效分枝高度70厘米左右, 主序长约70厘米;一次有效分枝数10个左右, 单株角果数650个左右, 每果15粒, 千粒重4.31克, 抗倒、抗寒、抗白锈、霜霉、病毒, 较抗菌核病。熟期比中油821早4天左右,含油率37.31%, 比中油821高3.03个百分点。
三、产量表现
1996-2000年,蓉油7号共参加四川省区试等各类试验26点次,平均亩产147.30公斤,比对照平均增产22.61%。其中,1996、1997两年正规组合比较试验,平均亩产169.99公斤, 比对照中油821两年平均亩产127.33公斤亩增42.66公斤, 增产33.50%;1998和1999年连续两年参加四川省区试, 两年17点次试验平均亩产134.2公斤, 比对照中油821增产27.34%, 其中16点次增产, 增产点平均亩产137.0公斤, 增产点平均比对照中油821增产29.90%;2000年参加四川省生产试验6点次,平均亩产179.5公斤,比对照蓉油4号平均增产10.64%。蓉油7号大面积生产一般亩产180公斤,高的亩产200公斤以上。
四、适宜区域
蓉油7号适宜四川省及长江流域和西南类似生态区种植。
五、栽培要点
成都平原9月15-20日播种, 苗龄30天左右宽窄行壮苗移栽, 密度每亩6000-6500株;亩用0.5公斤硼砂、30-50公斤过磷酸钙混合作底肥穴施, 施后与土相混合后栽苗;中等肥力土壤亩施纯氮12-14公斤左右, 底、追肥比例1:1, 多施有机肥;苗、果期药剂防治虫害。[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