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棉18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2-04-15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选育经过徐棉18号原名徐9856,该品种组合为苏棉12号×豫棉21号,1995年杂交,经南繁加代、扩大群体,1996年F2代长势突出,抗枯、黄萎病好,1997年从F3代初选出单株40多个,复选出单株20多个,决选出10多个单株于1998年进入株行圃鉴定。其中徐9856表现出产量高、抗性强、衣分高等特点。1999年升入所品比,每公顷子棉产量4381.5kg,皮棉产量1945.5kg,较泗棉3号增产13.9%。2000年参加江苏省联合鉴定,每公顷子棉产量3148.7kg,皮棉产量1373.7kg,较泗棉3号增产4.87%。2001—2002年参加江苏省中熟抗病棉花品种区试,平均每公顷子棉产量3557.4kg,皮棉产量1538.7kg。2004年参加江苏省中熟抗病棉花品种生产试验,每公顷子棉产量3778.4kg,皮棉产量1609.5kg,较对照苏棉9号增产6.08%。2005年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命名为徐棉18号。[1]

特征特性该品种出苗较好,生育期135天左右。植株较高,茎秆粗壮,株型疏朗,全生育期长势强;叶片较大,叶色深;果枝16个左右,单株结铃25个左右。铃卵圆形,较大,铃重5.67g。衣分较高,大样衣分43.18%。吐絮畅,色泽白。子指7.97g,衣指7.61g。

抗病性强:该品种抗枯萎病,经江苏省区试两年测试,平均病指8.78。抗黄萎病,2001年病指18.3,2002年病指19.7,年度间抗性表现稳定一致,两年平均病指19.01。徐棉18号是国内近期培育的为数不多的抗病性强的棉花新品种之一。

纤维品质:徐棉18号纤维品质较优,经农业部纤维检验中心测定,纤维长度28.3mm,整齐度47.3%,比强度21.5cN·tex—1,麦克隆值4.8,纺纱指数133。[1]

栽培要点该品种适宜作春棉、麦套棉或蒜套棉种植,3月底至4月初营养钵育苗,5月上中旬移栽,或4月上中旬直播。营养钵育苗,每公顷用种量15kg,每钵播种2粒;田间直播每公顷用种量37.5kg,每穴播种6—7粒。[1]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