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从祎
袁从祎,土壤学家。早期从事土壤调查、土壤改良和土壤肥力研究,1962年提出板浆白土“以磷增氮,绿肥养地”的改良途径。研究总结出苏北花碱土“种稻洗盐,绿肥培肥,养用结合”的改良途径。晚年热心我国农业生态学的建立和发展,在用生态学原理和方法评价改进种植制度、农牧渔林复合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等方面都有建树。
目录
个人简历人物生平其他信息
个人简历1928年8月22日 出生于山东省青岛市。
1941-1945年 在重庆南开中学学习。
1945-1949年 在重庆—南京国立中央大学农业化学系学习。
1949年7-9月 在华东农林水利部棉垦训练班学习。
1949年9月-1950年3月 在华东农林水利部土壤肥料研究室工作。
1950年3月-1969年 在华东农业科学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江苏分院任助理研究员等。
人物生平袁从祎,1928年出生于山东省青岛市。5岁入小学,1936 年抗日战争前回到老家武汉,1938年为避战火内迁四川,进入重庆南开中学就读,受到良好的教育。1945年毕业后,目睹中国农村的落后,深知广大人民受尽缺衣少食的煎熬,发愤学农,考入国立中央大学农业化学系。1946年学校迁回南京,在当时动荡的年代里,他仍潜心读书,直至1949年毕业。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伊始,即着手恢复发展生产,于上海举办了华东农林水利部棉垦训练班,为开发苏北垦区培养人材。他与其他同学一道接受了3个月的培训后,被分配到华东农林水利部土壤肥料研究室,从此走上了毕生从事的土壤肥料研究道路。
原设于南京的中央农业试验所于1949年改为华东农业科学研究所(现为江苏省农业科学院),为充实新生力量,他和其他一些同学被调往该所土壤系,成为新中国的第一批土壤肥料科研骨干,并为此服务近50年。
在他最初的20多年的土壤肥料研究工作中,涉足了广阔的领域,打下了宽实的基础。他从沈梓培先生完成苏北盐垦荒地、淮河流域灌区土壤调查,又独立进行芜湖县、常熟县、响水县等土壤详查,主持贵池县肥料调查、参加苏南泥炭普查。在实验室的化学分析和物理分析上也有扎实的功底,对一些分析方法做了改进,还研制过土壤养分速测箱和半导体土壤测盐仪。也进行过较长期的盆栽试验和田间试验。他还从冷福田先生做盐土改良研究。20多年来长期在农村蹲点,总结群众经验,和农民一道搞试验、做示范。运用这些基础知识和手段,成功地进行了盐渍土、冷浸田、竖头乌山土、板桨白土的改良研究,提出的许多有效改良措施在生产中应用。他还是我国较早开展土壤肥力研究的学者之一,曾进行过砂姜黑土的水分物理性质、五种水稻土与作物的相互关系等研究。即使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全家下放响水县,仍坚持盐土改良研究和关心农村面貌的改善。
其他信息1978年调回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后,他已是50岁了。因工作需要接受筹建农业现代化研究所的任务,同时承担国家和农业部的攻关及重点科研项目。“江苏太湖地区(无锡、吴县)农业现代化综合科学试验基地”的实践对南方地区的农业现代化的方向、途径和关键技术措施,提供了第一手材料,对全国起到了一个示范“窗口”作用。“南方高产水稻区区域性研究”则以苏南和川西为目标区,研究提出了若干具有超前性指导意义的成果,指出了高产、高效、增收的方向。随着年事和经验的增长,他不仅是一个土壤学家,而且也是一个宏观农业学家。
70年代后期,随着农业生态思潮在我国的传播,他对这一新生事物注入了极大的热情。将生态学原理和方法运用于种植制度的生态学和经济学评价,其关于能量转换和物质循环的研究方法和基础数据得到同行的普遍赞同和引用。他还较早地开展了农牧渔复合生态系统的研究,和南方丘陵地区土地—生物资源综合利用的单元模式研究。90年代又孜孜不倦致力于持续农业的概念、内容、技术途径和评价指标体系的探讨。曾获部省级技术进步二、三、四等奖4项,发表论著50多篇。
他于1982-1990年期间任农业现代化研究所副所长、所长,为所的创建和发展作出了贡献。还任中国耕作制度研究会、江苏省生态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土壤学会土壤肥力专业委员会委员,《江苏农业学报》副主编,《土壤通报》、编委。他还多次赴美、法、澳、泰、菲、马、尼泊尔、印尼、埃及等国出席学术会议和考察,进行广泛的国际交流与合作。他还是江苏省第六、七届政协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