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棉所8号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2-04-15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基本信息中棉所8号

[1]

品种名称:中棉所8号

作物类别:棉花品种

品种特性:中熟棉[2]

作物简介中棉所9号(原名758)系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由224—21×[(C1472×锦6—11)×5476И]杂交,连续几年进行单株选择培育,于1976年育成。[2]

特征特性中棉所8号全生育期135—140天,属陆地棉中早熟品种。株型较紧凑,5—6片真叶长第一果枝,下部果枝与主茎节间较短,夹角稍大,上部与主茎夹角较小,呈筒状,清秀。叶片大小适中,叶色淡绿,缺刻较浅、向光性好。苗期生长稍慢,现蕾后生长发育加快,赘芽疯杈少,生长健壮,管理省工。结铃性强、脱落率低,结铃部位均匀、空果枝少。铃形卵圆,铃重4.1—5.2克,单株平均结铃超过15个。成熟早,吐絮集中,霜前花多,皮棉品级高。衣分42%—46%。

抗病性:1979年经全国棉花黄萎病生理型鉴定结果,中棉所8号具有耐黄萎病性能。1979—1981年,黄河区试陕西省棉花所试点鉴定结果,属耐病类型品种。

纤维品质:1979—1981年,北京市纺织纤维检验所测定,平均纤维细度为6409米/克,强力3.34克,断裂长度21.3千米,成熟系数1.58,主体长度27.79毫米,短纤维14.63%。试纺32支棉纱品质指标2197分,棉结杂质123粒/克,纺纱质量为上等一级。[2]

产量表现1979—l981年,参加黄河流域区域试验。在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安阳)试点,3年平均亩产皮棉201.5斤,比对照鲁棉一号增产25.8%,霜前皮棉比对照增产18.6%。[2]

栽培要点1、播种。4月20—25日播种最为适时。

2、密度。中等肥力棉田,每亩4000株左右;瘠薄棉田,每亩5000—6000株为宜;水肥条件较好的丰产田,每亩30OO—3500株。

3、田间管理。现蕾后至盛花生长发育加快,植株健壮,对水肥要求较敏感。在施足底肥基础上,苗期一般无须追肥灌水。蕾期追肥灌水要晚要少。开花结铃期,要早施重施速效性肥料。此外,还应酌施秋桃盖顶肥。[2]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