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燕2号
基本介绍选育目标选育出在我省西部地区具备水浇条件的中等以上土地种植,公顷产量潜力在3500公斤以上,生育期在85天左右,千粒重在14克左右的小粒水浇类型燕麦新品种。
选育单位:吉林省白城市农业科学院
审定情况:2003年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吉审麦2003005)
品种来源:以加拿大引入的燕麦F4代(编号为B07046)材料为基础,经系谱法选育而成。
特征特性春性,出苗至成熟81d左右;幼苗直立,叶片深绿色。分蘖力强,株高99.5cm;侧散形穗,长芒,颖壳黄
色,穗长19cm左右;小穗着生密度适中,串铃数10.5个;主穗粒数69.3粒;穗粒重1.11g;粒黄色、长卵圆形;千粒重30.0g;容重706.0g/L;粗蛋白含量16.58%;粗脂肪含量5.61%。
产量表现产量试验:2001年播种面积48.6m2,实收燕麦11.2 kg,折合产量为2304.5 kg/hm2;2002年播种面积81 m2,实收燕麦20.3 kg,折合产量为2506.2 kg/hm2;示范试验:2002年在白城市农业科学院良种示范场示范种植0.4hm2,收获燕麦989.5kg,折合产量为2473.8 kg/hm2。
栽培要点1.播种期:3月下旬至4月初;
2.种植密度:保苗500万株/hm2左右,播种量约120kg/hm2;
3.施肥:施种肥磷酸二铵100kg/hm2;硝铵150 kg/hm2;视田间长势情况,三叶期或孕穗期适量追施尿素。
4.灌水:若土壤墒情不好,需灌保苗水,三叶期、五叶期和抽穗期适时进行灌水。
5、收获:当燕麦穗由绿变黄,上、中部籽粒变硬,表现出籽粒正常大小和色泽,进入黄熟期时进行收获。[1]
适宜范围适宜在吉林省西部地区及我国西部类似生态区域种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