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业严重地区的失业问题研究
图书信息
书 名: 失业严重地区的失业问题研究
作者:张车伟
出版社:方志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7-1
ISBN: 9787802386150
开本: 16开
定价: 30.00 元
内容简介作为中国社会科学院重大课题研究成果,本书研究了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许多地方面临的严重失业问题。本书具体回答了中国哪些地方面临着严重失业问题.探讨了失业严重地区的区域分布和特征.讨论了经济增长、结构调整和失业之间的关系.分析了失业问题的性质和所导致的经济社会后果,提出了应对失业问题的对策建议。本书认为.在很多面临严重失业问题的地区.主要依靠以经济增长来解决失业问题的常规手段似乎很难奏效.解决失业问题必须有新的思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在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的同时,必须树立一种优先投资于人的发展思路,从而形成一种通过人的全面发展推动经济社会转型的发展机制和模式。
目录绪论
第一章失业严重地区的基本状况
第一节劳动供求形势的变化
第二节结构调整与就业冲击
第三节失业严重地区的分布状况
第四节失业严重地区的主要特征
第二章劳动力供给与严重失业
第一节劳动力供给的变化趋势
第二节失业严重地区的劳动力供给
第三节劳动参与率变化趋势、特征与影响因素
第四节劳动力供给的工资弹性和收入弹性
第五节结论与政策建议
第三章劳动力需求与严重失业
第一节劳动力需求的基本理论
第二节经济增长与就业需求
..........
书摘第一章失业严重地区的基本状况
新中国成立时,中国面临的最基本的资源禀赋特征是资本稀缺和劳动力资源丰富,在这种情况下,如何解决就业问题或者说尽可能多地满足劳动者的就业愿望,应该是经济发展过程中最优先考虑的问题。然而,中国一开始却选择了一条与解决就业问题相悖的重工业优先发展之路。其结果是,就业问题成了计划经济时期面临的最大问题。资源配置效率低下和缺乏激励机制致使经济增长速度低、绩效差,新增就业机会极其有限。在这种情况下,政府又承诺保障所有劳动者的“工作权利”,结果必然是一方面要求国有集体部门超过实际需要雇用劳动者,另一方面不得不实行严格的户籍制度,把劳动力限制在农村。
中国向市场经济的转轨极大地刺激了经济增长,新兴部门迅速发展壮大,大量就业机会被创造出来。在农村,乡镇企业异军突起,不仅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也为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了非农就业机会。在城镇,对外开放政策吸引了大量境外资本的进入,新兴部门迅速发展壮大。中国改革开放初期的劳动力需求虽然迅速增长,但这时面对的几乎是无限的劳动供给,劳动供给大大超过需求。总的来看,城镇部门的劳动供给压力主要来自这样几个方面:一是新增劳动年龄人口,改革开放后的相当长一段时期内,每年新增劳动年龄人口都维持在1500万人~2000万人左右;二是农村劳动力向城镇的转移;三是随着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产业结构和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劳动者的知识技能与新增就业机会不相适应,构成了就业压力的另一个来源。另一方面,20世纪90年代中期尤其是1998年以后,国企改革导致大量工人下岗失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