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闻鸿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2-04-16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简介陆闻鸿,号毅夫,武胜县中心镇人,民国8年4月2日生。其父陆殿舆, 曾任中学教员、校长,博学多才。陆闻鸿自幼随父在外读书,从小受到父亲的良好教育,勤奋好学,才思敏捷。1935年在巴县县立中学毕业,1937年弃学从医,赴成都拜名中医陈云门为师,四年学成。1940年冬,担任重庆市警察局医务所医生,因不满当局媚上压下,欺凌民众, 半年后辞职。其后相继任省立达县师范、武胜县立师范、武胜县立中学、合川县立中学等校校医,1952年任武胜县卫生协会副主任委员、主任委员。1953年至1956年任武胜县中心镇联合诊所主任。其间,1954年被选为武胜县首届县人民代表大会代表。1956年6月,为南充专区人民医院中医,同年8月调成都中医学院方剂教研组任教师。1960年荣获成都市先进工作者称号。

人物生平陆闻鸿以中药和方剂研究见长,临床经验丰富,对中医理论研究较深。自行医以来,潜心研究中医理论和中草药性能、功效。常奔走于图书馆查阅资料,吸取先贤精华,到实验室借助现代科学仪器,反复进行实验。先后在《柳洲医学杂志》、《华西医学杂志》、《中医杂志》以及重庆《医药改进月刊》上发表了《灵枢五十营篇的质疑》、《营卫的生理》、《医理问答》、《关于伤寒论八个姜附方剂的讨论》、《黄连、黄拍、黄苓的功效和应用》、《苦参的本草学研究》、《肾脏的研究》、《论亡阴亡阳》等专题论文,深受国内医学界好评。尤以《黄连、黄柏、黄苓的功效和应用》一文最受同行推崇,临床运用无有不应。陆闻鸿早年从事临床工作,以诊治儿科疾病、痢疾、内科杂症最为得心应手。凡求治者,投药辄效,病人络绎不绝,名噪武胜、北宿、合川、达县一带。并常有验案载入《华西医药杂志》、《中医杂志》和《成都中医学院学报》等刊物,最富盛名的论文有《治病一得》、《小儿呕吐二十六例报告》、《二十八例小儿蛔虫病的临床报告》。

陆闻鸿素性沉静,寡交游,一生多接近医药界同道,尤其与名中医张荫柏、周方寸要好。

陆闻鸿患病期间,不顾病魔缠身,与他人合作编写出《中医学讲义》、《中药方剂临床手册》、《常用中医名词简释》等医学著作。

1975年12月,陆闻鸿患急性心肌梗塞,抢救无效,与世长辞。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