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限型硬皮病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2-04-16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局部型硬皮病又称硬斑病,最多见几片损害,可发生在任何部位,但以腹、背为常见,其次是四肢和面颈部。病变初呈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形舶水肿性斑片,呈淡红色或紫红色。经数周或数月逐渐扩大硬化,中央部颜色逐渐转淡黄或象牙色,外围绕以紫红色晕、表面光滑干燥,具蜡样光泽,局部不出汗,上无毛发,经过缓慢,数年后逐渐变成白色或淡褐色萎缩性瘢痕。另有一种泛发性硬斑病,较少见,损害数目多,可分布于全身各个部位,但很少累及面部;损害的性质、发生、发展类似硬斑病,然而病变面积大,分布广泛;虽无系统损害,但病人常有疲乏、虚弱、消瘦,并有关节痛、神经痛、腹痛、偏头痛和精神障碍,部分病人可发展为系统性硬皮病。另一种深部硬斑病,或称泛发性皮下硬斑病,其炎症和纤维化主要在皮下组织,表面呈深褐色凹陷。滴状硬斑病的皮损好发生于颈、胸、肩、背等处,为绿豆至黄豆甚至5分币大,集簇性或线状排列,呈珍珠母或象牙白色的圆形稍有凹陷斑,表面光滑,周围有紫红色晕或色素沉着,以后变萎缩。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