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鸣

著名音乐家羊鸣
羊鸣(1934~ )山东蓬莱人。十三岁参军,先后在安东军区文工团、沈阳空军文工团、空政文工团工作,其间曾去沈阳音专(即沈阳音乐院前身)学习作曲。写有大、小型歌剧十部、歌曲数百首。其中歌剧《江姐》(与姜春阳、金砂合作)、《忆娘
》(与朱正合作)均属成功之作。特别是《江姐》中的唱段《红梅赞》、《绣红旗》及歌曲《我爱祖国的蓝天》等深受群众欢迎。
代表作品:
歌曲《红梅赞》《绣红旗》
羊鸣王颖智:夫妻恩爱苦也甜
●张燕燕孙丽华
羊鸣和夫人王颖智1953年恋爱,1956年结为伉俪。回望47年以来的情感历程,老两口感慨万千。他们这样总结他们的情感生活:爱人之间必须“爱其所同,敬其所异”。
王颖智从小当兵,没学会做饭。结婚后,羊鸣就把做饭的活儿接了过去。王颖智的朋友们都羡慕她找了个会做饭的艺术家,而她自己也特别感动和知足。
在艺术创作上,王颖智对羊鸣的帮助很大。这么多年,羊鸣还真是特别相信她这个第一听众,她说好,羊鸣的心里就踏实;她要是说不行,羊鸣肯定还会再琢磨琢磨,改一改。多年来,他们夫妻间少的是相互较真、猜疑,多的是彼此的理解与宽容。
文艺界的人都知道大型歌剧《江姐》的音乐创作是羊鸣艺术生涯的一个里程碑。然而,在成功的后面,羊鸣所付出的艰辛,以及在羊鸣的身后,王颖智所默默承受的一切则是鲜为人知的。
1962年的春天,28岁的羊鸣和姜春阳、金砂一起接受了为歌剧《江姐》谱曲的任务。仅《红梅赞》一曲就八易其稿,修改了20多次。其间,王颖智就把孩子带到一边,家里家外、买菜、做饭、接送孩子的事都一人包揽了。她太了解丈夫了,他写东西进入状态的时候,什么都会忘记。两年后,《江姐》成功上演,一下轰动了全国。羊鸣却病倒了。整整两年里,高度的神经紧张,使他的神经系统出现了紊乱,不能自控。正在外地出差的王颖智赶到了医院,远远就看见羊鸣正拿着一本《解放军歌曲》在发呆。一见到王颖智,羊鸣就孩子般地哭了,他说: “颖智,我完了!我的脑子彻底不行了,从此我再也不能写作了。”从来没有见过羊鸣这个山东汉子流泪的王颖智,赶紧握紧羊鸣的双手安慰他:“没关系,没关系的,你一定会好起来的!”其实,王颖智也不知道这病能不能好。但是她知道,如果羊鸣对创作失去信心的话,他是真的会崩溃的。
为了给羊鸣治病,王颖智什么办法都想了。在王颖智的精心照料下,40多天后,羊鸣的神经紊乱基本得到了控制,却也因此落下了两个毛病:一是失眠症。直到现在,羊鸣还是每天都要靠安眠药才能入睡;再一个就是高血压症。唯一得益之处就是,病愈后的羊鸣对香烟全然失去了兴趣。
大病初愈的羊鸣听说团里要组织人员进藏,创作歌剧《风云前哨》,就争着要去。王颖智刚刚放宽一点的心又给拎起来了。她默默地为羊鸣收拾好了行装,在他的包里塞满了各种各样的必备药。为了写《风云前哨》,羊鸣三次进藏。第一次血压急剧升高,在波涛翻滚的大河旁,从马上一头栽进河水;第二次是一下飞机就晕倒在机场,指甲乌紫乌紫的;第三次回来后,心脏的主动脉都弯曲了。三次进藏,羊鸣差点没把性命给搭上!王颖智一次又一次地担着心,也一次又一次地支持着羊鸣。在岁月风雨的洗礼中,羊鸣和王颖智已经长成两棵相依相靠的生命树!
1992年,快60岁的羊鸣得了血菌病,高烧40多摄氏度,浑身发冷,盖了好几层厚被子的他,愣是抱着热水袋不放手。王颖智望着身旁烧得稀里糊涂的羊鸣,既担心,又恐惧。相依为命的几十年里,王颖智从来没见羊鸣病得这么重过,她不敢想得太多。出院那天,羊鸣看着消瘦许多的妻子,一股强烈的感受油然而生:“我一定要好好生活,我要加倍地爱她!”
王颖智生病的时候,羊鸣比她还紧张。1999年的一天,体检回家的王颖智告诉羊鸣:“我的甲状腺查出了一个瘤,良性、恶性还不知道。”当时正好搞全军文艺汇演,羊鸣是音乐组的组长。经过整整一个晚上的思想斗争后,他还是决定向领导请假,陪同王颖智去医院。
羊鸣夫妇特别愿意年轻人到他们家里来,聊天也好,要歌也行,一概欢迎。羊鸣在写《兵哥哥》的时候,首先让儿子拿到他们年轻人中去品评,让他们猜猜曲作者的年龄。他希望自己能写出年轻人的心态。
羊鸣这样总结他们的情感生活:“我们相处50年了,常常一个眼神她就知道我在想什么,就默契到了这个份上。但也不是天生就和谐的,而是经过矛盾,经过坎坷的磨合,彼此才认识得比恋爱时更深刻的。”
羊鸣,原名扬明。作曲家。山东蓬莱人。1947年参加中国工民解放军。后任辽东军区宣传大队宣传员、军区空军文工团创作员。195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6年毕业于东北音乐专科学校。历任空军歌剧团创作员、创作组副组长,空军歌舞剧团艺术指导。创作的歌曲《我爱祖国的蓝天》、歌剧音乐《江姐》(与人合作)分别获1964年第三届和1977年第四届中国人民解放军文艺会演创作优秀奖和创作奖。歌剧音乐《忆娘》(与人合作)1979年获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三十周年献礼演出创作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