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绿粗苔菜心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2-04-17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基本信息品种名称:油绿粗苔菜心

审定编号:粤审菜2010004

选育单位: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

品种来源:博罗县杨村镇龙兴菜场油绿菜心变异株[1]

特征特性早中熟,播种至初收30~35天。生长势较强,株型直立,株高达30.8厘米,株幅24.4厘米;叶片圆形,油绿色,叶长19.9厘米,叶宽10.6厘米,叶柄长5.9厘米,叶柄宽1.7厘米;苔色油绿,主苔高22.2厘米,苔粗1.8厘米,苔重37.9克。质脆味甜,纤维少。可溶性固形物含量3.9克/100克,粗蛋白2.2克/100克,还原糖0.73克/100克,维生素C 1214毫克/公斤。田间表现较抗霜霉病、炭疽病和软腐病;耐热性较强,耐涝性强。[1]

产量表现2008年春秋两季在广州、惠州两地6个点试验,春、秋季平均亩产分别为610.92公斤和997.6公斤,比对照种油绿50天菜心分别增产33.8%和46.3%,增产均达极显著水平。[1]

栽培要点⑴适时播种。广东省中南部地区适宜播种期5月~11月上旬,北部地区5月中旬~10月;

⑵夏季以直播为主,采用撒播、条播和穴播,撒播每亩用种量为0.3~0.6公斤,高温多雨季节播种应适当加大播种量;

⑶合理密植。第一片真叶展开时及时间苗,苗期间苗2~3次,株距12厘米,行距15厘米;

⑷合理施肥。应以施基肥为主,切勿偏施氮肥;

⑸及时采收。一般在菜苔高与外叶“平齐”,即“齐口花”时为适当的采收期。[1]

审定意见油绿粗苔菜心为常规菜心品种。早中熟,丰产性好。质脆味甜,纤维少,品质优。田间表现较抗霜霉病、炭疽病和软腐病;耐热性较强,耐涝性强。适宜广东省菜心产区春、夏、秋季种植。符合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标准,审定通过。[1]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