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横岭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2-04-17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牛横岭村,位于河南省鹤壁市大河涧乡,相传岳飞手下大将牛皋的后代子孙曾在山上筑堡楼营垒,挖战壕修栈道,至今遗迹犹存。附近的牛家山,东西绵亘四十公里,山体雄浑高大,巍峨壮观,远远望去,像一条横卧的巨大黄牛。

中文名称:

牛横岭

外文名称:

Niuhengling

行政区类别:

河南省鹤壁市淇滨区大河涧乡

所属地区:

河南省

政府驻地:

牛横岭村

地理位置:

河南省鹤壁市淇滨区大河涧乡

方言:

河南话

气候条件:

北温带

著名景点:

牛家山

目录

简介牛家山传说名气牛横岭名人录牛万山

简介牛横岭村,位于河南省鹤壁市淇滨区大河涧乡。牛横岭村后屹立着一座山峰,名曰牛家山。牛家山风景

据《汤阴县志》记载;“鹿楼镇西南二十里的一座山因与牛有缘而定名为牛家山。”牛家山牛家山,东西绵亘四十公里,山体雄浑高大,巍峨壮观,远远望去,像一条横卧的巨大黄牛,它头朝东,直面广袤的平原之地,尾顶七里沟,肚朝北,腹抱牛横岭,左挟马横岭,右抵马家岭,漫山遍野长满了金灿灿的黄备草,犹如老黄牛身上的牛毛,更加显示牛家山的特征。

牛家山背靠淇河,西与太行山相连,东与鹿楼故县平原之地接壤,北与牟山、五岩山、赵古长城一脉相通。牛家山阡陌交通,纵横交错,四通八达,进可攻,退可守,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传说相传岳飞的大将牛皋的后代子孙曾在山上筑堡楼营垒,挖战壕修栈道,至今遗迹犹存。当时岳飞在风波亭遇害,大将牛皋闻讯,为避奸相秦桧,昏君高宗赵构加害之祸,连忙把自家子孙和兵将近千人从平原上撤到太行山腹地牛横岭的后山上,作为根据地与权奸佞臣抗争十多年。因牛皋子孙曾在牛家山上扎营筑寨,后人就把这座山叫牛家山,牛横岭因村人都姓牛和牛家山像个横卧的黄牛而得名。名气牛家山风景秀丽,特别是千年的驴皮石,如今成了治炼金属镁的重要原料。

村不在大,有“人”则名。牛横岭村背靠牛家山的风水脉气,面临淇河水的晶莹灵气,世淇河风景

世代代人才辈出。古时出状元、进士、举人、秀才、拔贡、少将、大校、县官等。现在村内走出去的专家、学者、硕士、博士、儒商、县级、科级干部、企业家不计其数。牛横岭在河南省鹤壁市已经成为淇河沿岸古往今来“牛气十足”闻名遐迩的书香之村。

有诗赞日:绵亘逶迤牛家山,牛气十足冲云天,村中代有名人出,独领风骚数百年。

牛横岭名人录牛万山牛万山,字俊峰,1904年出生,鹤壁市郊牛横岭村人,出身贫寒。1932年,曾任国民党汤阴县保安队、精忠中学、师范学校军事教官,汤阴县壮丁队大队长、县壮丁总队副总队长、县警察大队长、县壮丁常备队队长。1938年汤阴沦陷后,牛万山率武装在白龙庙、鹿楼一带活动,任国民党汤阴县政府特务队长、县民众自卫团副团长兼第一大队长。曾与河北民军政训处闻允志、魏十篇(共产党员)多次接触,受到教育。1940年10月,日军进行“扫荡”,他在毛山埋上炸药,炸死日军一个排、皇协军30余人,取得毛山阻击战的胜利。1943年,国民党四十军庞炳勋、新五军孙殿英投降日本,牛万山部被编为新六军三旅,任副旅长。1952年1月20日,人民政府将牛万山抓获,次年判处死缓,后改无期徒刑。1975年12月20日,被特赦释放,安排到鹤壁市福利院工作,1980年6月当选为市政协委员。1983年3月增补为市政协常委。

——摘自《鹤壁市志》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