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立群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2-11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许立群

1.中国社科院顾问原名扬承栋,笔名扬耳。江苏南京人。江苏南京市人,1936年9月在清华大学读书时参加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1937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中共川东青委组织部部长、代理书记,中央青委宣传部编辑科科长、《中国青年》杂志主编,中央政治研究室研究员、中国政制小组组长,辽吉省委《胜利日报》社社长、省政府教育厅副厅长。新中国成立以后,先后任中共北京市委青委书记、市团工委书记、北京市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协商委员会主席团常务主席,团中央宣传部副部长,中央人民政府监察委员会委员,中共中央宣传部理论宣传处副处长、处长、副部长,1964年9月以后主持中宣部常务工作。曾兼任中央马恩列斯著作编译局局长、《红旗》杂志副总编辑。“文化大革命”中受到严重迫害,被关押8年半之久。后任中国社会科学院顾问兼哲学研究所所长、名誉所长,1995年离休。许立群是第一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共“八大”代表,政协第四、第六、第七届全国委员会委员,政协第五届全国委员会常委。2000年7月28日因病于7月16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3岁。

2.芜湖火蚁美术专职教师(图)安徽芜湖人,现芜湖火蚁美术专职教师,1990年习画,启蒙老师为现央美杨声老师;1997年考入安徽大学艺术学院美术系,师从省著名油画家庄威、国画家梁华中等先生,各科成绩名列前茅,尤精素描、速写,为全系之冠,多幅素描、色彩作品为学院收藏。2000年——2002年与同学及南京艺术学院优秀毕业生组建工作室,从事原画创作及高档休闲场所艺术装饰。其间,油画作品《凝固的历史》入围省美展,油画《自我的塑造》入选省青年美展。2003年与安徽师范大学优秀毕业生合作组建画室;2005年于中央美术学院进修,以优异成绩结业,其间任教于央美师兄开办的画室;2006年北欧三国青年画家代表团来本省进行艺术交流,素描作品《韵律》入选交流展;2007年加盟火蚁美术。

3、汕头青年作家、国家认证心理咨询师(1968~),笔名悠弋,女。广东汕头市人。

韩山师范学院中文、华南师范大学教育学(心理教育)毕业。

从事过中学语文教学、中专美学教学、进出口贸易、房地产营销、广告策划、企业策划、美容师培训、保健理疗培训、编辑、心理咨询等工作。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协助外商创办驻华美容机构,策划、筹办并主理汕头第一家正规美容师培训学校“芳妍国际美容师培训学校”。主编过《芳妍国际美容师教科书》、《紫微星美容手册》、《QL美学》,参与编辑《紫微星》等教科书与期刊。

2003年开始从事文学创作,迄今已发表各类作品三十多万字,部分作品发表在《北京青年报》、《羊城晚报》、《信息时报》、《易学时空》、《侨乡文学》、《汕头特区晚报》、《汕头广播电视周报》等报刊杂志。多篇小小说、散文荣获各文学奖项、入选优秀文学作品选集。散文随笔集《弹拨性灵》(作家出版社出版),获得2008年度汕头文艺奖二等奖。已被汕头市、深圳市等市级图书馆,韩山师范学院、华南师范大学等高校图书馆馆藏。作品大多从本真的自我和日常的感触入手,题材广,涵盖了生活的各个领域,从不同的角度对人性与社会做了深层的解剖。文笔清新,自然婉约,雅丽而不媚俗,在轻灵的叙述中渗透出生活的哲思与人生洞见。

因爱好研究人性,她将大量精力与时间投注到心理领域的探索。以开阔的视野、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批判的意识、世界大同的理念提炼东方传统文化各家的精华,揉入现代心理学,整合沉淀重构,形成一套别具一格的天人合一“身心全息心理疗法”,其中尤以“情境治疗法”见长,能迅速带领来访者进入深层意识,速效解决来访者的心理冲突。

系国际医学美容协会MBA会员、中国足部反射区健康法研究会会员、中国国际易经应用科学院理事、中华心理学会CPA会员、广东省作协会员、汕头市社会心理学会秘书,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4、深圳市罗湖区电视艺术家协会副主席1986年毕业于山东省聊城师专中文系,1996年获郑州大学新闻系本科学历,1992-1994年攻读北京广播学院电视系电视新

许立群

闻学研究生。历任中原油田电视台、河南濮阳电视台新闻部主任、经济部主任、台副总编辑等职。

曾被河南省省委宣传部授予“河南省优秀新闻工作者”称号,先后荣获“全国优秀石油电视记者”和“全国优秀石化系统电视记者”称号。

近20年来,共在播发各类新闻、专题近3000多件(部),在河南省台播发新闻500多件(部),中央台播发新闻80多件(部)。

新闻《中原油田卫-146井发生特大井喷被制服》、《采油工人的情怀-一幅标语的启示》获全国好新闻三等奖、全国电视好新闻一等奖、河南省新闻奖一等奖。

新闻《“中华第一龙”被发掘出土》、《清丰县人事局举办“礼品展览》分获全国城市电视台好新闻评比一等奖、河南省新闻奖一等奖。

电视纪录片《遥望》获得中国电视纪录片学术奖短片提名奖、全国企业电视优秀节目评比特等奖。

纪录片《“活烈士”故乡纪行》、新闻述评《“冷热”忧思录》、系列报道《开拓者的足迹-中原油田外闯国际市场的报道》等获得河南省新闻奖一等奖。

电视纪录片《老侯的故事》、《月光下的石油人》、新闻述评《“黑牌”的警示-中原油田防腐工作的思考》、新闻《中原人•温州人》、《一分钱的官司》、《“新时期铁人”王启民重返母校》、《中原油田勇闯国际市场》等获得全国石油系统、全国石化系统优秀节目评比一等奖。

参与撰稿的大型文艺晚会《明天更辉煌》荣获全国“金鹰奖”提名奖。

论文《浅议电视纪录片人物心态的挖掘》荣获“全国广播电视系统最高级专家奖”。

2004年,新闻专题《解读“民工荒”》荣获“第十五届中国新闻奖”二等奖、广东省新闻奖一等奖和深圳市新闻奖一等奖;

2004年,新闻《我省第一个“民工流动医院”在深圳启动》获广东省新闻奖二等奖、深圳市新闻奖一等奖;

2004年,新闻《深圳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没有农业人口的城市》获广东省新闻奖三等奖、深圳市新闻奖一等奖。

2006年,新闻专题《三位少年和一座缺水的城市》荣获广东省新闻奖一等奖、深圳市新闻奖一等奖。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