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曙光

1.第十一届全国政协人资委副主任男,汉族,1945年7月生,山东省莘县人,197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69年9月,毕业于青岛海洋大学水产系,毕业后在中国人民解放军6094部队农场锻炼。1971年12月起,在山东省莘县农修厂、发电厂任技术员、副科长。1977年8月任莘县计划委员会副科长、副主任。1984年3月任莘县县长、县委副书记。1985年4月,任莘县县委书记。1986年12月,任聊城市委书记。1990年3月任聊城地区行署副专员。1991年7月任烟台市副市长。1992年12月任聊城地区行署专员、地委副书记。1995年9月任山东省海洋与水产厅厅长、党组书记。1997年10月任国家海洋局副局长、党组副书记。2000年1月至2005年11月任国土资源部党组成员,国家海洋局局长、党组书记。2008年3月,任第十一届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
2.山东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男,1971年1月生,博士,副教授,山东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
2002年,毕业于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环境水质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2004年入选第七批济南市青年科技明星计划。
2005年6月-2006年6月在加拿大Regina大学做访问学者。
在中外文学术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其中被SCI收录7篇)。
在研课题:
国家863计划“桂林市水环境质量改善与综合示范项目”二级子课题“桂林市护岸多孔介质污染净化机理与技术”。
山东省优秀中青年科学家奖励基金项目“超滤膜技术在中水回用中的应用”。
山东省环境保护局重点项目“酿造业清洁生产与污染治理技术与工程示范研究”。
济南市科技明星计划项目“强化混凝去除微污染地表水源水中有机污染物的研究”。
济南市科技局项目“好氧污泥颗粒化技术及其在MBR中的应用”。
主要研究方向:
1.好氧污泥颗粒化技术研究
2.新型高效膜生物反应器的研究
3.环境污染修复技术研究
4.纳米材料的理化性能研究
5.微生物絮凝剂的合成与应用研究
3.新疆师范大学副教授副教授。男,汉族,1936年3月出生,江苏丰县人。新疆师范大学高教研究室任职,自治区学报研究会组织组组长。大学本科。主编《和田师专学报》10期,《新疆师范大学学报》15期,计300多万字。《谈(国殇)的艺术结构》、《白诗(琵琶行)艺术构思之断想》、《从(红楼梦)的主题看焦大“这一个”》、《论侧面描写的审美特征》等几十篇论文。
4.江苏省宜兴市广告公司美术设计室主任男,1961年11月生,江苏宜兴人,中共党员。1982年从金华铁路司机学校毕业后入湖北师范学院学习。曾任江苏省宜兴市广告公司美术设计室主任,工艺美术师。现任江苏省宜兴市人民医院美工。从事书画创作及美术、广告装饰、展示等创意设计工作。曾参与第二、第三届中国宜兴陶瓷艺术节展厅的展示设计、布馆及整体广告的创意设计,取得了较大的成功,受到有关领导的好评。刊示设计、装饰画、书法作品在各类报刊发表60多幅。擅长书法创作,曾受业于河南张海、周俊杰等书法名家。现为中国艺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工艺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书画家协会会员,中国硬笔书法家协会会员,国际书画家画廊书画师,中外书画名人研究院名誉教授。作品入选《中国当代书法作品精选》、《中外当代书画艺术家作品集》等多部作品集;艺术传略载入《世界名人录》(香港中国国际交流出版社)、《中国当代名人录》、《中国当代艺术界名人录》、《中国当代高级专业技术人才大辞典》、《中国美术家》、《当代书法家大辞典》等三十多部辞书。作品多次参加国际性、全国性书画展,流传于日本、香港、新加坡、台湾等地。书法作品在1994年中国文联等单位主办的中国国际文学艺术作品博览会上被评审委员会认定为国家一级作品,曾获“北部湾杯”、“羲之杯”、“青春杯”、“祖国颂”、“和平杯”等全国书画大赛一等奖,“中外书画艺术交流精品大展赛”金奖,并被授予“世界书画艺术名人”等荣誉称号。对他近年来取得的成就,《宜兴电视台》、《宜兴有线电视台》、《宜兴广播电台》曾分别作了新闻报道和人物专访报道。
5.北京大学中国金融研究中心秘书长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经济学博士。现任北京大学中国金融研究中心秘书长,北京大学金融与产业发展研究中心农村金融部部长。1971年生于山东莱州。1990年考^北京大学.先后获北京大学经济学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1998年留校仟教,20012002年赴美国明尼苏达大学访问研究。已出版专著《经济转轨中的金融制度演进》(2007)、《农村金融与新农村建设》(2006)、《金融自由化与经济发展》(2004)、《理性与信仰——经济学反思札记》(2001)及译著多种,在《北京太学学报》、《金融研究》等核心学术期刊上发表经济学论文30余篇,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等国家级科研项目,数次获得北京大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和北京大学教学优秀奖。
6.中国亚太经济研究中心王曙光王曙光简介
ShuGuang Wang Profile
经济、文化、教育等领域的公共学者。中国亚太经济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浙江省浙商研究会执行会长,浙江青年研究会会长,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研究员,浙江大学MPA导师、浙江大学CCE中心副主任, 浙江省社会主义学院特聘教授,浙江汽车工程学院特聘教授,浙江省老教授协会经济专业委员会顾问,浙江知识经济俱乐部顾问,杭州市青年企业家协会顾问,浙江省年度经济人物专家评委,浙江省企业管理创新成果专家评委,浙江省“创业浙江” 青年创业创新项目竞赛省级决赛专家评委,企业总裁EMBA课程导师,华立管理学院名誉院长。
改革开放后,在80年代即提出企业管理的“三牛理论”(即拴牛、引牛、放牛),提出“螺丝钉价值新知”理论,为企业所关注。
先后主持“长三角地区企业发展战略高端对话”“中国青年文化论坛”、“中西部开发市长论坛”“浙商创新创业论坛”等大型活动,担任国内多个经济文化论坛主持人及专题报告主讲人,并主持与龙永图的对话。

在河南、河北、陕西、安徽、江西、广东、甘肃、山东等诸多省份的经贸委主任、开发区管委会主任、工商联主席、县长及企业家考察研修班,开设多个经济专题讲座。
应邀担任阿里巴巴视频直播《曙光财经视角》专栏主讲。
相关专论
Related monograph
受邀经济论坛及地方政府、高校EMBA总裁高级研修班等邀作《科技创新与全球五次生产力高峰》《如何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经济联合国挑战中国企业软肋》《经济全球化与中国人力资源流动思考》《全面创新是中国企业的唯一选择》《知识创新与企业成长》《企业管理竞争力培育》《成长型企业学习型组织创建》《企业文化建设》《资本时代的企业再造》《企业家成长的社会机制》《职业经理人的综合素养》《公司治理》等专题。
另开设《城市化与房地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思考》《企业决策是思想的艺术》《“三牛理论”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企业执行力培育》《企业战略》《企业领导艺术》《中国企业面临八项注意》《中国企业家转型》《开创中国的哲学经济时代》《浙江民营经济创新发展之路》《预见浙商二十年》《从经济浙商走向人文浙商》《如何发挥中小企业集群优势》《经济全球化挑战下的中国企业经营创新与管理创新》《全球化挑战下的企业风险与应对策略》《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总体思路》《浙江经济发展思路前瞻》《国有企业创新理论思考及实践探索》《中国企业如何突围》等多种专题。
另赴省内外“企业领导干部创新高级研修班”作“企业创新发展”系列八大专题报告;在浙江大学开设《社会决策与社会管理》MPA研究生课程。
应邀出席2006年“中国经济社会论坛”,并作《中国企业面临八项注意》大会主题演讲。

应邀出席2008年“中国经济社会论坛”,与国家中小企业司司长王黎明、国务院政研室工交商贸司长唐元、中国著名经济学家樊纲等共同被邀,作《中国企业如何突围》大会主题演讲,并接受人民政协报首席记者专访。
中国入世后,在10个方面提出“预见管理”的前瞻性原创观点:
第一个在中国入世后开设《经济联合国挑战中国企业软肋》讲座,开设“从经济浙商走向人文浙商”讲座,提出“浙商需要经历冬天,冷静思考,走向新的春天”观点。
第一个在2003年开设《预见浙商20年》讲座,明确提出“未来5年经济将出现节点,粗放型经济结束,将强行进入精细化时代,高成本和产业结构调整倒逼企业大面积洗牌,浙商要提前做好转身和换身准备”。
第一个在2004年开设《中国的中小企业联合起来》讲座,明确提出“企业联盟”概念,首创“企业方阵,企业蜂巢,企业船队”三种经济联合体模式。
第一个在企业界提出“休克疗法”,将单打独挑的小老板转型为经济联合体股东,实现企业的集约化发展,提出“企业公社”的可行性。
第一个提出警惕不对称性“跨越式、超常规”口号对企业的误导,提醒明星企业因“营养过剩”而导致瘫痪。
第一个提出“小狗经济”不是未来浙江经济模式,警惕“狗咬狗经济”不可持续。
第一个提出“杂牌军”、“游击队”不是浙商优势,浙江经济必须建设自己的“正规军”,从“游击战”转向“阵地战”。
第一个提出在2006年对浙江块状经济下滑进行全景扫描,告诫“大洗牌开始了”。
第一个提出“中国企业家面临八项注意”,提醒企业必须注意“企业气象学”。
第一个提出浙商须“从本土型转为国际型,从经验型转为学习型,从企业型转为事业型,从富家型转为富国型,从经济型转为文化型,从今日型转为未来型”。
推出一系列新观念,诸如“企业的真正产品始终是人”,“企业人才生产理论”,“进入WTO,企业的当务之急是转变为面向国际的学习型组织”,“企业必须作圆周运动”,“中国将以市场优势迎来第6次全球生产力发展高潮”,“中国急需民族新扫盲”,“对人的发展之研究将成为21世纪的母科学”。受到企业和社会广泛关注及欢迎。
公共关系
Public Relations
国际广播曾在“人物浙江”栏目专访报道。曾以特邀学者身份应邀赴日本考察讲学,赴韩国、德国、法国、荷兰等考察经济、文化、教育及人力资源。参与企业战略规划、企业竞争力培育、企业公共关系、企业品牌策划、企业文化、知识管理、企业学习型组织培育及担纲企业总裁EMBA培训。
以前瞻性思考研究浙商现象,撰写《浙商宣言》,对经济、文化、教育发展提出重要观点。

王曙光(左)与博鳌亚洲论坛秘书长龙永图(右)进行会谈。
主持长三角地区企业发展战略高端对话
7.山东省枣庄市妇幼保健院院长助理男,现任山东省枣庄市妇幼保健院院长助理、副主任医师。
1980—1983.6 菏泽医专
1983.7—至今 枣庄市妇幼分院院妇产科 97年后曾担任妇产科副主任、主任、院长助理
1991年被市委市政府评为先进工作者,1992年被省市两级总工会评为学雷锋学铁人先进个人,2005年被市委市政府记“三等功”,2003年市卫生局授优秀共产党员称号,被卫生局多次嘉奖。
9.上海交通大学教授教授,博士生导师。 研究方向为理论化学。1968-1978在建筑公司当工人;1978-1989在华东师范大学化学系学习与工作,获得化学专业理学学士与量子化学专业自然科学硕士学位,先后担任助教与讲师;1989-2000赴联邦德国 Siegen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和博士后研究,获得Dr. rer. nat (自然科学博士)学位,任理论化学专业科学工作者。2000.9- 在上海交通大学化学化工学院任教。现任化学化工学院副院长。学术领域主要集中在“重原子体系”结构与性能的理论研究方面:1)在“化学键中的相对论效应”研究中,通过对相对论“mass-velocity效应”、“Darwin效应”、“spin-orbit效应”和“非直接效应”在原子及分子周围的立体空间分布的研究,发现 s, p, d, f 轨道的四种相对论效应的不同分布。相对论效应依原子核电荷数增加而增强,特别是发现即使是价电子,其相对论效应对分子化学键键能的影响也主要分布在近核周围的K壳层。化学键的相对论校正能与分子形成过程中近核周围K壳层电子密度的变化成线性关系。2)我们在国际上首先成功运用相对论密度泛函理论方法于镧系化合物分子结构研究中,在国际权威专著 “Handbook on the Physics and Chemistry of Rare Earths” Vol. 22 (Elsevier, Amsterdam)中,本工作被引述及讨论多达9个段落,并在6个表格中引述了我们的结果。3)我们对第一过渡周期金属卤化物分子电子结构的研究纠正了自1950年以来的实验理论基础的错误,提出新的能级次序(近年来最新实验已采用我们的新理论)。我们的这一结论已被当前化学界所接受(见 Chem. Rev. 100 (2000) 2233-2301)。4)密度泛涵理论(DFT)能很好地解决一般化学问题(甚至包括库伦相关效应),但不能解决非动态(Nondynamical)电子相关效应。我们深入分析和应用分数轨道占据数(FON)优化方法,来模拟电子的非动态电子相关效应,成功地解决了相同组态不相交问题,解决了一般 DFT 所不能解决的问题。本文被国际著名量子化学程序ADF指定为DFT分数轨道占据数(FON)方法的唯一参考文献。 在此领域的工作,已在国际顶级化学刊物Angew. Chem. Int. Ed. 和J. Am. Chem. Soc. 上发表了3篇论文;在J.Chem.Phys., J.Phy.Chem, Chem.Phys.Lett. 等国际化学核心期刊发表论文二十余篇,第一作者文章的SCI他引210余次。
10.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教授男,副主任,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毕业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临床医学系,现任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全军肝胆外科研究所副所长,主任医师。长期从事肝胆胰外科临床与实验研究,特别是胆道肿瘤的临床与实验研究。
11.安徽澳德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资深合伙人男,1988年10月出生,浙江嘉兴人。研究方向:青少年心理健康,药品伦理,中小学教育。《经济学家》撰稿人,《安徽医大报》记者,安徽澳德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资深合伙人。2004年入浙江元济高级中学学习,2007年入安徽医科大学临床医学院药学系临床药理专业(5年制)本科学习,2009年与安徽医科大学神经生物学研究所所长李光武教授等创办安徽澳德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本科期间发表CN论文多篇,代表作《关于系统解剖学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收录于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兼职:安徽医科大学校友联络员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