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翅国王鹦鹉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2-04-17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绿翅国王鹦鹉(学名:Alisterus chloropterus)是鹦形目鹦鹉科的鸟类,属于典型的攀禽,对趾型足,两趾向前两趾向后,适合抓握,鸟喙强劲有力,可以食用硬壳果。羽色鲜艳,鸟体为红色,颈部和背部上方分布着程度不一的蓝色;背部和肩膀的羽毛为黑绿色。共有三个亚种,亚种主要差异在于体型大小,它们的个性相当友善,主要栖息于浓密的林区、雨林区等地。分布于印度尼西亚,巴布亚新几内亚的一些小岛上。

中文学名:

绿翅国王鹦鹉

拉丁学名:

Alisterus chloropterus

别称:

绿翅王鹦鹉,巴布亚王鹦鹉,巴布亚国王鹦鹉

界:

动物界

门:

脊索动物门

纲:

鸟纲

目:

鹦形目

科:

鹦鹉科

属:

王鹦鹉属

种:

绿翅国王鹦鹉

亚种:

3种

命名者及时间:

Ramsay, 1879

英文名称:

Green-winged King Parrot

英文名称:

Papuan King-parrot

英文名称:

Papuan King Parrot

目录

外形特征生活习性分布范围繁殖方式亚种分化保护级别

外形特征

绿翅国王鹦鹉(6张)

绿翅国王鹦鹉身长36cm,体重138-190g。鸟体为红色,颈部和背部上方分布着程度不一的蓝色;背部和肩膀的羽毛为黑绿色;翅膀外侧覆羽中间带有一条浅黄绿色的条状,翅膀其余的部份为深绿色;背部下方、尾巴上方覆羽和尾部为蓝色;尾巴内侧覆羽鲜红色,并带有深蓝底色,尾巴上方带有明显的黑色和蓝色;上鸟喙橙底黑色,下鸟喙灰黑色;虹膜橙色。雌鸟的头部、胸部、背部、翅膀、翅膀内侧覆羽均为绿色;胸部羽毛带有很宽的红棕色滚边;尾巴上方绿色,尖端黑色;鸟喙偏棕色。幼鸟的羽色和雌鸟相似,雄幼鸟的腹部和胸部下方仅有少许红羽,鸟喙黑棕色。[1][2]

生活习性绿翅国王鹦鹉主要栖息于浓密的林区、雨林区等地;主要在低矮的林地活动,偶尔也会前往高达2600米的地区;有时候甚至前往更高纬度的农耕区。通常都是成对或是组成6只左右的小群体;大部分都是在较低纬度的森林地区中的浓密枝叶间或是树木茂密的枝叶中活动。有时候也会前往开阔地区高地上的木麻黄树;在觅食的时候相当安静,但是在飞行的时候偶尔会发出刺耳的叫声,在栖息的树木上也会以尖锐的叫声来彼此呼唤同伴。

绿翅国王鹦鹉主要以种子、水果、浆果、坚果、植物嫩芽、昆虫以及其幼虫等为食。[1][2]

分布范围绿翅国王鹦鹉分布图

[3]

分布于新几内亚东北和巴布亚群岛等地。[4]

繁殖方式繁殖期在9-2月间,每年产1或2巢,一次约产2-3枚颜色白色的卵,一般为2枚,孵化期21天,约7-8周后幼鸟羽毛长成,再过3-4周小鸟可独立生活。[1]

亚种分化绿翅国王鹦鹉(3亚种)​中文名称拉丁学名英文名称1.

绿翅国王鹦鹉指名亚种

Alisterus c. chloropterus

Alisterus c. chloropterus

2.

绿翅国王鹦鹉中部亚种

Alisterus c. callopterus

Salvadori's Green-winged King Parrot

3.

绿翅国王鹦鹉北岛亚种

Alisterus c. moszkowskii

Moszkowski's Green-winged King Parrot

[5]

保护级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ver 3.1 2009年濒危物种——低危(LC)。[4]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